梁晓春,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56年生于山西交城。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198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至今一直工作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
1988年晋升为主治医师,先后于1993年和1997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4年为硕士生导师,1998年为博士生导师。1999~2000年在美国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做访问学者。1995年始任中医科副主任,2002年至今任中医科主任。曾获得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市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全国杰出女中医师、协和医科大学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毕业至今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曾随著名中医专家祝谌予教授临诊学习近10年,为祝谌予教授唯一的研究生。学习和继承了祝谌予教授治疗糖尿病、胃肠病、妇科病及某些疑难杂病的临床经验,参加整理总结了糖尿病中医辨证指标和施治方药。在硕土研究生期间对祝湛予教授治疗糖尿病的益气养阴活血方进行了临床研究。随师及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19篇,其中连载的2篇论文获《中级医刊》1981~1982年度优秀论文奖。 注重临床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根据传统医学理论,研制了治疗高脂血症的“宁脂胶囊”、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益气生津活血胶囊”和“筋脉通”等中成药(为院内制剂),既方便了患者用药,又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科研主要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高脂蛋白血症及中医血瘀证等为方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都发展基金等重点课题等12项,在美期间研究课题为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影响。发表论文120余篇,获优秀论文4篇,曾两次获《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优秀论文奖。主编、副主编及参加编写的书著20多部,其中主编的有《中医现代化诊疗丛书-糖尿病手册》、《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诊疗手册》、《改变糖尿病患者一生的饮食计划》等8部。其中两部获得建国60年中医药优秀图书二等奖。2003年“筋脉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第一);2005年“糖尿病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及血管病变的研究”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第二);2005年“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成果三等奖(第二);2009年“名医祝谌予治疗糖尿病的学术经验及其传承发展”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第一);同时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第一);2009 年“补肾活血温经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第一)。
重视教学工作,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医授课、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实习带教任务。组织教研室共同制订了达标上岗、教学评估及优胜劣汰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在西医高等院校中医教学改革中成绩显著,获北京市高等教育委员会1997年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医学》课程2009年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精品课程。作为博士生导师,已经培养毕业硕士生5名,博士生9名,在读的博士生2名。在校期间有7名博士生评为优秀研究生。
目前担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专家库专家;卫生部同行评议专家;出国人员留学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综合性医院中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 “十病十方”科研项目糖尿病领衔专家;《中国临床医生》、《环球中医药》副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成药》、《中华全科杂志》《北京中医》、《世界中西医结合》等杂志的编委。
查看医生完整介绍
擅长
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高脂血症、内科杂病及肿瘤辅助治疗
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信息纠错
收起

已开通服务
梁晓春的出诊时间
查看完整出诊信息- 北京协和医院 中医科
-
04/04 周五 上午
特需门诊
-
04/06 周日 上午
特需门诊
-
04/08 周二 上午
国际医疗部门诊
-
04/11 周五 上午
特需门诊
-
04/13 周日 上午
特需门诊
-
04/15 周二 上午
国际医疗部门诊
该科室暂无出诊信息
梁晓春的诊后评价 共71个
查看全部评价梁晓春的科普专区 共1篇
进入医生的科普号-
发表于2009-11-034370人已读3条评价
病情描述:脑肿瘤 看病过程:问诊全程很仔细,但一句“为什么”...
好中医难寻。*********看了一年,每次挂号就300,没...
很害怕,年纪轻轻才32岁,很害怕,疫情期间还让我摘了口罩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