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匡华,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
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内科血液学硕士、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现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内科血液学博士、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临床中心博士后研究员访问学者。可以说,有此等中美顶级医学教育背景者目前在世界上也没有几个。
擅长各种血液病的个体化中西医结合综合诊治,兼通儿童血液病,精通西医和中医两套迥异的医学体系,医学知识广博而精专,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对病情变化具有预见性。临床-科研-临床-科研经历过几个循环,摸爬滚打近三十年。除了西医“辨病”以外,能中医“辨证”、开中药处方,这在当今中国西医界并不多见。态度和蔼,视患者如亲人。自己行医的座右铭是“诊对病、治好病才是硬道理”;理想是“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大医精诚,厚德载物”。
曾在北京、天津多家著名“三甲”大医院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临床中心(免费为全美疑难病症患者进行临床试验)闯荡二十年,如今潜心踏实地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业。目前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具备一定的病房规模,已经形成了中西医结合诊治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细胞治疗恶性血液病、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综合诊治三大特色,病源除来自河南省外,还有远自湖南、安徽、江西、湖北、浙江、江苏、广东、新疆、北京、山西等全国各地的病友,获得了病患家属的一致好评。
在中国血液病学界有广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曾接受《保健时报》、《长江日报》、《湖北日报》、《现代健康报》、《武汉晚报》、《楚天金报》、《长江商报》、《武汉晨报》、《老年文汇报》、《楚天都市报》、《大河报》等多家平面媒体和《武汉电视台》、《湖北卫视》、《湖北经视》等多家电视台的学术采访和报道,以及在电视台介绍“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等血液病知识。已发表各类论文二十余篇,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首次研究了一种罕见的慢性髓系白血病分子亚型——p190慢性髓系白血病;在国内首次研究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衍生的树突状细胞;在国内首次研究了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的抗白血病作用。荣获2项国家科技成果。参编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专著3部:1.著名血液学专家张之南、郝玉书、赵永强、王建祥主编的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的《血液病学》(第2版);2.著名血液学专家郝玉书、王建祥、肖志坚主编的由上海科技出版社于2006出版的《白细胞疾病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第1版);3.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主编的由中华医学音像电子出版社于2002出版的《中国内科肿瘤学研究进展》(第1版)。主译《湖北省中山医院六十周年(1951-2011)院庆纪念画册》(中译英)。
学术任职和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核心期刊《白血病·淋巴瘤》编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任总编)。第十二届中国抗癌协会全国淋巴瘤学术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审稿专家和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现代医生》杂志审稿专家。第八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第五届钟山国际MDS学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委员。2013海峡两岸血液肿瘤高峰论坛暨第九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理事会理事、血液学分会常委。世纪闻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医学专家顾问。河南省老年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河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专家库成员。开封市抗癌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开封市医学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目前正在探索根治恶性血液病的全新模式。
擅长
各种血液淋巴系统疾病的个体化中西医结合综合诊治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细胞治疗,包括
一. 红细胞疾病: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IDA)、巨幼细胞贫血(MA)、恶性贫血(PA)、再生障碍性贫血(AA)、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各种溶血性贫血(HA)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包括温抗体型AIHA(WAIHA)和冷凝集素病(CAD)及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PCH)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如蚕豆病、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HE)等,红细胞增多症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特发性红细胞增多症(IE)、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SE)、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RE)、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和原发性家族性先天性红细胞增多症(PFCP)等,高铁血红蛋白(MHb)血症,硫化血红蛋白(SHb)血症,卟啉病,先天性转铁蛋白缺乏症(CAT)等。
二. 白细胞疾病: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各类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与PDGFRA或PDGFRB或FGFR1重排相关的髓系/淋系肿瘤、特发性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IHES)、类白血病反应(LR)、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IM)、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SM)、白细胞增多待查、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MBL)等。
三. 血小板疾病(thrombopathies)和出血性疾病(bleeding disorders):血小板减少症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TP),血小板增多症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ST),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综合征(TTP-HUS),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如巨血小板综合征(BSS)、血小板无力症(GT)、储藏池病(SPD)和血小板第3因子(PF3)缺乏征,过敏性紫癜(HSP),单纯性紫癜(PS),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等。
四. 血栓栓塞性疾病(TED):血栓前状态(PTS)、易栓症、静脉血栓栓塞(VTE)如深静脉血栓(DVT)、动脉血栓栓塞(ATE)如肺(血栓)栓塞(PE或PT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抗磷脂综合征(APS)等。
五.其他血液淋巴系统疾病:急性造血功能停滞(AHA)、Evans综合征、淋巴增殖性疾病(LPD)、包括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又称为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在内的各型淋巴瘤、Castleman病(CD)、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多发性骨髓瘤(MM)、重链病(HCD)、轻链病(LCD)、轻链沉积病(LCDD)、淀粉样变性、POEMS综合征(又名骨硬化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MF)、骨髓坏死(BMN)、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又名HLH)、恶性组织细胞病(MH)、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意义未明的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ICUS)、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IRH)、血色病(HC)、全血细胞增多待查、全血细胞减少待查、淋巴结肿大待查、急慢性淋巴结炎、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脾肿大待查、长期发热待查(LFUO)、血液病急症、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等。
六.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和细胞治疗: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如骨髓移植(BMT)、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脐血移植(CBT)、自体移植(auto-HSCT)、异基因移植(allo-HSCT)、半相合移植(Haplo-BMT)、清髓性移植(MA-HSCT)、非清髓性移植(NST,又称为小移植mini-transplant)和微移植(micro-HSCT)的开展实施,以及移植并发症如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肝窦阻塞综合征(SOS)、间质性肺炎(IP)等的甄别处理;各种细胞治疗如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和与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治疗等。
七. 小儿血液病如小儿白血病、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AIL)、自身免疫性淋巴增殖综合征(ALPS)等。
八. 风湿性疾病(RD):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强直性脊柱炎(AS)、干燥综合征(SS)、多发性肌炎(PD)/皮肌炎(DM)、系统性硬化病(SSc)、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风湿性多肌痛(PMR)、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成人Still病(AOSD)、痛风、骨关节炎(OA)、复发性多软骨炎(RP)、抗磷脂综合征(APS)、银屑病性关节炎(PsA)、结节性脂膜炎(NP)、系统性血管炎(SV)如肉芽肿性血管炎(GPA)、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结节性多动脉炎(PAN)、白塞氏病(BD)等等。
简介
严匡华的出诊时间
查看完整出诊信息- 医生集团-河南 线上诊疗科
严匡华的诊后评价 共67个
查看全部评价严匡华的科普专区 共1277篇
进入医生的科普号-
发表于2015-09-172314人已读1条评价
-
发表于2015-04-143491人已读
-
发表于2014-11-123348人已读
-
发表于2014-11-062421人已读1条评价
-
发表于2014-11-069375人已读1条评价
主任待人和蔼可亲,细心讲解,医学技术高,医德高尚。
病人在廣州治療MDS期間突發許多情況,家屬在徬徨無助之際得到...
严主任您好!我是来自河南省新密市的患者王**的女儿,在这里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