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燕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宋燕燕

宋燕燕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教授

医生主页

寄语

祝每个宝宝健康成长,家庭幸福! 建立个人档案跟踪监测:定期进行体格发育、神经运动发育、行为及气质测查与指导 系统干预训练:特殊儿童抚触、婴儿抚触、婴儿被动体操、各年龄段适宜运动训练(大运动、精细运动、视听刺激、语言训练、行为培养)等 个性化服务:一对一营养及保健指导,解决宝宝成长过程中家长面临的种种难题。

寄语
祝每个宝宝健康成长,家庭幸福! 建立个人档案跟踪监测:定期进行体格发育、神经运动发育、行为及气质测查与指导 系统干预训练:特殊儿童抚触、婴儿抚触、婴儿被动体操、各年龄段适宜运动训练(大运动、精细运动、视听刺激、语言训练、行为培养)等 个性化服务:一对一营养及保健指导,解决宝宝成长过程中家长面临的种种难题。

专业方向

新生儿科

专业擅长

新生儿保健及高危儿管理,尤其是早产儿的出院后管理,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执业地点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医学中心

个人简介

宋燕燕,主任医师(二级,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新生儿和儿童保健相关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新生儿保健及高危儿管理经验。2005年派往香港中文大学附属威尔斯亲王医院等几所著名医院的新生儿科、NICU进修学习。并于2008年作为访问学者先后访问美国Boston Tufts university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儿童医院、Cincinnati儿童医院、Boston儿童医院、Philadephia儿童医院的NICU研修学习。自2004年始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新进展、新知识学习班》、《新生儿窒息复苏与生命支持学习班》近8期。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广州地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常委兼儿童保健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新生儿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围产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学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委员会常委、广州市医学会儿科学会常委兼新生儿学组组长、广东省计划生育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 、广东省科技评审专家。

社会任职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专业学组委员
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委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获奖荣誉

曾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7项
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分获2011年度省、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作为第三完成人的“基于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治疗效果的中、远期随访网络模式的建立和应用” 获2011年度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科研成果

发表专业论文五十多篇。
2005年承担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造血生长因子治疗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
2007承担省计生委课题《围产期母亲钙营养对婴幼儿影响的研究》。
2008年承担广东省科技项目《重组促红素防治小于1500克早产儿脑损伤的研究》。
2010年承担省计生委课题《益生菌防治早产儿脑损伤的研究》等各级科研课题多项。
作为主编编写并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80多万字的《围生期高危儿监护管理学》。
作为副主编编写《颅内高压成因的新发现》,参与了人民卫生出版社《新生儿机械通气》、《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处方学概论》、《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复苏》 医学学术系列专著及参与人民出版社的《胎儿和新生儿学》一书中围产儿管理的编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