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就诊前必须的准备工作
为了减少患者来回奔波之苦,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和金钱,为了提高门诊效率,我特意对前来就诊前的患者提出一些建议。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胡杰 1. 对于初诊病人,建议带好以往所有病历资料、检查化验报告和CT及MRI片子,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带好所有片子,有的患者认为只要带好报告就可以了,其实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有时还会包含错误的内容,对于神经外科医生,在决定诊断和治疗之前,看CT或MRI片子是必不可少的,换言之,如果没有看过片子就想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思议的。 2. 对于复诊的患者,还是强调要带好以往所有病历资料、检查化验报告和CT及MRI片子。有时复诊患者会认为医生在上次就诊时已经看过片子和病历资料,这一次就不需要带了,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这是由于医生每天接触诊治的病人非常多,往往在患者来复诊时,医生已经无法正确回忆患者上次就诊时的具体情况了。 3.对于手术后来复查的患者,建议要带好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所有病例资料和片子,另外还一定要带好出院小结。虽然是找主刀医生复诊,但是由于主刀医生往往每天诊治的病人非常之多,医生在患者来复诊时要准确回忆上次就诊手术时的具体情况是很困难的。 4. 在诊室外排队候诊时建议提前将片子病历准备好,提前总结概括好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经过,提前想好要问的重要问题,还可以把问题先写在纸上。这是由于医生每次门诊的时间是有限的,因而每一个病人分摊到的时间也是相对有限的,一般不会超过5---10分钟,为了使每个患者都能及时看到病看好病,因而希望广大患者积极配合,相信这样做会有助于提高门诊效率,有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好的门诊效果,也方便了后面排队焦急等待就诊的患者。
胡杰医生的科普号2013年04月06日 9427 8 8 -
哪些病人需要进行支架治疗?
主要有以下患者应进行支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或(血管)肌纤维发育不良或大动脉炎引起血管狭窄,应符合以下标准之一:无症状血管管径狭窄程度大于80%,有症状血管管径狭窄程度大于50%或虽然血管管径狭窄程度小于50%,但有溃疡性斑块形成。
丘鸿凯医生的科普号2012年08月27日 3119 1 1 -
为什么要进行支架治疗?
有些血管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变细,使血流不通畅,导致脑不够血供,最终还可能因为动脉硬化或者血栓而完全堵死,还有些血管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脱落到血液中会随血流进入脑内堵死脑内正常血管,这些情况最终导致脑梗死。对于严重动脉硬化合并狭窄的血管,目前没有哪种药物可以清除斑块,解除狭窄,恢复血管结构。这种情况非常严重,必须治疗,否则容易发生脑梗死,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开脑进行脑血管搭桥手术或者进行支架治疗。用不锈钢或合金做成的永久性支架象一个网状的小桶,放到动脉硬化部位后释放打开,可以立即将狭窄的血管恢复到正常直径,使血流恢复通畅。支架有非常好的弹性,放入血管后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血管塌陷。支架的网络还可以防止动脉硬化斑块脱落造成脑栓塞。这样可以起到防止血管堵塞的作用,从而预防脑梗死。但是,脑血管支架治疗不能使已经闭塞造成的坏死脑细胞死而复生,对病人已经出现瘫痪等症状改善有限。
丘鸿凯医生的科普号2012年08月27日 3929 0 0 -
关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住院流程
1、门诊开住院证和入院前化验检查。由于我院实行网络办公,故需门诊挂号后才能开住院证和入院前常规检查,挂号方式详见“关于吕明大夫的专家门诊”和“关于王嵘、马宁、吕明主任医师的联合特需门诊”。由于我科床位数有限,面对全国各地患者,所以要排队等候住院,一般要等待2-3周,如果机会好可能1周内即能入住;如果赶上床位无法及时腾空,也可能要等待1个月以上,请患者理解。入院前化验检查包括卫生部门规定的血常规、血生化、胸片、心电图等常规检查项目,如果有北京市其它三级甲医院3个月内的检查结果,可以不必重复检查。2、入院后安排脑血管造影检查和介入手术我科在每周五安排下周的造影检查和手术,所以患者入院后还要等待几天才能排上检查或手术,请理解并安心等待。入院前已经明确诊断的,可能就直接安排介入手术了。如果入院前没有明确诊断或由于病情需要,则可能先安排造影检查,之后再二期安排介入手术。正常情况下整个住院期大概在1-3周内。3、急诊须知急诊患者不要走上述流程,请到神经内科急诊就诊,走“蛛网膜下腔出血绿色通道”的流程。“绿色通道”由神经内科、神经介入科、神经外科、导管室等多学科共同参与。4、住院须知患者初诊时务必带齐所有已具备的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资料,特别是脑CT、核磁共振、脑血管造影等重要资料,以供医生参考,也有利于避免重复检查。如果是复查患者,请带齐所有历史影像学资料就诊。出院时如果要带药回家,主管医生会有详细医嘱,患者若有任何疑问(特别是口服药物的剂量和疗程等重要问题),请务必跟主管医生充分沟通。另外,请患者按照医嘱要求定期复查。
吕明医生的科普号2012年03月21日 49548 20 4 -
介入治疗有风险吗
-----战斗在临床一线资深医生对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认识介入治疗是在影像引导下对疾病所做的微创手术治疗,作为继内科治疗学和外科治疗学之后兴起的的第三大临床治疗学科,因其创伤小、疗效明确和恢复快等优势,深受病人和医生的欢迎,已成为临床一线的治疗方法。随着该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和普及,治疗的并发症(风险)呈上升趋势,应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介入治疗风险无处不在。仅以骨关节疾病介入手术为例,我科作为国内最大的骨关节疾病介入治疗中心之一,每年完成近千例各类骨关节介入手术,每年均有各类并发症发生,据我中心最新初步统计,各类并发症高达1.5%,1,严重并发症有死亡、截瘫、心脑血管意外等,发生率为0.2% ;2,中度并发症有休克、昏迷、大出血、骨折、周围大神经损伤、气胸、肠道穿孔等,发生率0.5% , 3,轻度并发症有过敏反应、血肿、感染、周围小神经损伤、皮肤烧伤等,发生率0.8%。为什么大医院的介入手术并发症比小医院还要高呢? 参照国内外医院的规模,我院作为中国特大型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之一,理论说大医院设备好、医生技术高,并发症应该比小医院少才合理,这个理论必需有个前提,那就是大小医院治疗同类难度的手术。大医院有“集中效应”,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外地病人向上海集中,另一方面是大医院普通专科病人向另家大医院强势专科集中。也就是大医院治疗的病人多数是小医院或大医院普通专科筛选过的病人,简单易做和风险小的病人多数在小医院完成了治疗,而难度大和风险大的病人被推送到了大医院,大医院要解决疑难病例是当然的责任,如此可知,疑难和高风险的病人倾向集中在大医院,所以大医院介入手术风险发生率高很容易理解了。以我科室骨关节疾病介入手术为例,很多手术病人是来自外省市疑难病例,辗转了多家医院奔波上千里才来到我院治疗的,如此众多的高风险病人集中,医生身上的责任和风险可想而知有多大。有人疑惑介入手术是微创手术,怎么有如此高的并发症风险呢?客观地说,较传统的外科手术,病人介入手术时受到的创伤明显减小,但创伤小不等于风险小。那介入治疗的风险来自哪里呢?首先,手术损伤是客观存在的风险,手术是双刃剑,既治病也伤人,手术过程必然伴有正常组织的损伤,重要脏器和组织损伤后可发生严重并发症,次重要的脏器和组织损伤后发生中度并发症,不重要的脏器和组织损伤后可以出现轻度并发症。其次,病人的基础疾病及不良生理状况是发生风险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晚期肿瘤、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及内脏功能不全。最后还要考虑经济损失风险,部分高值的器械是自费的,如果有疗效,算是投资生命有收益,心理尚能平衡;若没有疗效,血汗钱就打水漂了,再加上并发症,可能落得个“人财两空”。介入手术医生和患者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介入治疗存在风险。医生术前须告知患者手术方法和治疗目的,更要充分告知风险,上述的数据是总体统计的结果,具体到每个病人时,要知道病人身体和疾病有差异性,风险大小也不同,风险大的手术必须病人本人和全家悉数告知,让病人及全家人都认可并统一意见,愿意承担风险;神志清醒的病人有选择治疗方案的权利、有知情权和规避风险的权利,一种疾病有多种治疗方法,每种方法各有其利弊和大小不等的风险,恐惧高风险的病人可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治疗前本着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必须要向手术医生问清楚手术的方法、风险大小,权衡利弊,有无必要冒险一搏,因为选择了某种治疗方法,既意味着同时选择了风险,风险发生时,身体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时会瘫痪甚至危及生命。医生和患者都恐惧风险,还要勇敢地直面风险。疾病检出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需要介入治疗,目的是解除当下疾病痛苦和化解或降低潜在更大的风险,治疗时病人必须面对手术本身带来的新的风险,所以病人及家属必须权衡可能的风险和获益,抉择做治疗还是不治疗。选择治疗,风险发生时,对病人而言,原来的疾病可能还未治愈,又要忍受并发症带来残废等新的痛苦,心身承受双重苦痛,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的照顾,给家庭带来了不幸和负担。选择给病人做治疗,风险发生时,对医生而言,努力半生得来的清誉可能毁于一旦,忍受来自非理性家属吵闹、恶意索赔、威胁医生前途,干扰工作环境,甚至人身攻击等医闹行为,还要承受来自领导和管理部门的压力,严重时停职,一家老小就喝西北风了。据此可以总结出对医患双方都可以警示的一句话,请记住,“治疗有风险,选择须谨慎”。尽管医生和患者都惧怕风险,可风险依然在不远处等着我们,政府、社会现在还不能承载和化解风险,风险只有医患两家共同承担,是理性共同面对,还是明哲保身,还是回避?医生和患者都要审慎思考和决策!介入治疗不是万能的。介入治疗是当代医学众多的治疗方法中的一类,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公正地说,介入治疗只对一部分疾病有效,对一部分疾病无效。比如晚期肿瘤的介入治疗,只是一种姑息治疗,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生长。肿瘤稳定或缩小,说明介入治疗显效,肿瘤增大或扩散,说明介入治疗无效。有效的病例可以继续介入治疗,无效的病例应及时更换其它有效的治疗方法,肿瘤治疗无效时不能归咎于医生,更不能受居心不良人的唆使,昧着良心采用医闹行为。我经常听到一些病人对我说,“你治好我同事(邻居、朋友、病友-------)的病,你也一定能治好我的病”。“你是某方面有名、权威专家,你一定能帮我解除痛苦”。遇到这群怀抱希望、高度期待的病人,我真得很忐忑不安,惶恐中度日,首先,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专业医生,没有传说中的那样从容神奇; 而且,我的治疗方法很多医生都在用,没有什么秘而不宣的神器和神药。请不要轻信传言盲目选择,也不要怀揣猜忌和敌意,请相信你我之间真诚的对话和坦诚的沟通,我会把我的有限所学和技能放在你的面前,供你审慎选择,我用真心为你服务! 我也梦想每个疲惫的工作日都能带来可以安然入睡的夜晚!下面两个病人,疾病不治疗有可能瘫痪,治疗的并发症也可能瘫痪,如何选择??????病情在发展,随时有瘫痪和死亡的威胁,病人及家属权衡后,选择了介入治疗并愿意承担手术风险,医生才敢放手一搏,手术成功,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如果病人不愿承担风险,医生也不敢手术。
吴春根医生的科普号2011年11月28日 24613 3 1 -
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的几种疾病及适应症
缺血性脑卒中是仅次于心脏病和肿瘤的第三位致死疾病,更是造成成年人残废的第一位疾病。神经内科顺应医学技术发展需要,成立脑血管病组,并不断开展新技术、新疗法,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1)全脑血管造影术 该技术能检测出CT、 MRI未能检出的血管病变,如血管狭窄的部位和长度、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血管闭塞的部位等,为介入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2)急性脑梗死的超早期介入溶栓、取栓术 该技术可以使脑梗塞患者闭塞的血管短期内再通,避免了以往脑梗塞患者经住院治疗仍有可能死亡或失语、偏瘫的不良后果,且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可以缩短至3天以下;该技术要求患者发病后6小时内到达医院就诊,越早越好。 (3)颈动脉系血管狭窄是造成长期头晕头痛、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及原因,支架辅助的血管成形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大大降低脑梗塞的发生率。 以上技术较传统的药物治疗有本质区别,是以最小的治疗创伤来获取最大治疗效果的新型技术。 适应症: 1、年龄在80岁以下,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 2、颈动脉系统发病时间在6小时内,椎基低动脉系统在12小时之内。 3、有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而且逐渐加重;CT上无低密度灶,并排除脑出血或其它明显的颅内病变。 4、无出血倾向,凝血功能基本正常。5、家属签字同意。 绝对禁忌症: 1、单纯感觉障碍或共济失调。 2、临床症状很快改善。 3、有活动性颅内出血。 4、有出血素质或出血性疾病 5、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肿瘤或可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6、有出血史。
苏凡凡医生的科普号2011年01月23日 13576 1 0
神经介入相关科普号
包映晖医生的科普号
包映晖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神经外科
420粉丝3万阅读
苏凡凡医生的科普号
苏凡凡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
神经内科
4粉丝3万阅读
余良宏医生的科普号
余良宏 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3936粉丝5.8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张鑫 主任医师东部战区总医院 神经外科
脑动脉瘤 14票
脑血管畸形 1票
擅长: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脑膜瘤、血管母细胞瘤等血供丰富肿瘤的术前栓塞 -
推荐热度5.0欧阳辉 主任医师医生集团-广东 线上诊疗科擅长:各种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功能性疾病及脊髓病变等,听神经瘤和顽固性癫痫的治疗
-
推荐热度5.0陈飞 副主任医师宣武医院 神经内科
颈动脉狭窄 152票
脑梗塞 122票
脑血管病 46票
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治疗以及介入支架治疗;房颤,卵圆孔未闭导致的脑栓塞;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 颈动脉斑块,高脂血症的强化治疗。 颈动脉闭塞,椎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闭塞,基底动脉闭塞,烟雾病,夹层等脑血管闭塞的造影评价 急性脑梗死的取栓,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