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01月04日 262 0 0
-
2023年10月27日 646 0 1
-
徐金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神经外科 “舟状头”解惑随着网络视频的发展,各大平台上有播出各种各样的宝宝头形的情况,“舟状头”畸形尤为多见,一旦宝妈关注了这个点,那么随着大数据的推送,将会让宝妈陷入一个纠结的状态—自己家的宝宝是不是有同样的问题。于是就会出现一些被家庭争执的问题,老一辈觉得只要宝宝智力发育正常就是没问题,而宝妈却不这样认为,认为没有搞清楚的,需要搞清楚,到底宝宝头形是不是有问题,不能靠感觉,所以这就出现了宝妈担心自己宝宝会是网络中讲的“舟状头”畸形的困惑。首先大家先要知道“舟状头”的由来。“舟状头”是矢状缝早闭的一种临床特征。颅缝早闭也称为“狭颅症”,而矢状缝早闭是其中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由于矢状缝过早闭合,导致颅骨只能向前后生长,左右生长受到阻碍,导致头颅外观狭长畸形。矢状缝早闭宝宝的头颅外观特点:头颅前后长,左右窄,额头凸,后脑勺凸,从侧面看上去头颅前凸后凸像个小舟,故称之“舟状头”,是一种病理性表现,也可以称之为“马鞍”。但有些矢状缝早闭并没有典型的“舟状头”的特征,只是单纯狭长,这就是导致宝妈不能分辨,这就是纠结的原因所在。“长头”并非“舟状头”。所谓“长头”是指因体位导致头颅前后长,左右窄,而额头凸出不明显,枕部部分凸出的一种生理性表现,也称“生理性长头”或“姿势性长头”。为什么讲是生理性的呢?是因为虽然头颅外观偏长,但颅骨骨缝正常存在,没有颅缝早闭的病理特征。所以“长头”并不是网上传播的那样讲的头颅偏长就是所谓的“舟状头”。那如何区分到底是病理性的矢状缝早闭呢?还是生理性的长头畸形呢?那这就需要通过医生的专业知识来鉴别,根据年龄、头围生长规律、囟门闭合情况、头形变化、睡姿情况、体格检查等等因素来综合判断。有些通过经验直接就能排除,而有些也需要进行检查,那检查分为外观扫描、颅缝B超、X平片、头颅CT颅骨三维重建。其中X平片、头颅CT颅骨三维重建是具有辐射性的,虽然儿童医院的影像学检查辐射比成人的偏小,不足以致病,但辐射那也是存在的。通过医生鉴别,哪些宝宝需要做检查,哪些宝宝需要做哪种检查,尽量避免或减少带有辐射的检查。2022年11月笔者在埃尔帕索儿童医院Jimenez教授那里学习颅缝早闭的微创手术治疗时,Jimenez教授已经做到了单纯颅缝早闭术前评估不需要行头颅CT检查,直接进行手术治疗。那么专业的头颅畸形专病医生需要具备什么知识点呢?除了掌握专科的常规疾病,医生还需要掌握宝宝从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三个方面交叉而又不同的知识点。医生需要查看相关书籍和最新的文献(因为国内此疾病诊治起步较晚,所以很多国内的书籍、教科书只是浅谈,而文献就要都以外文为主)。医生根据每个年龄段宝宝的情况,有的需要了解孕期胎儿B超的情况,有的需要了解出生时及出生后新生儿的头颅情况,头围大小及生长的曲线,前囟大小以及生长过程中闭合的情况,生长过程中头颅外观形状变化的情况。当发现了某种异常,需要如何矫正,如何治疗,是否要手术等等,这都是一个专业头颅畸形医生所要做的必修课。综合上述这些,具有一定诊疗经验的医生,才能进行头颅畸形的诊疗,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检查,真正做到对宝宝的关爱至极。当然在宝妈搞不清的时候,最好不要纠结,可以通过网络医生平台找专业的医生,将照片、视频上传,也可以通过电话,视频问诊等。如果当地医疗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将宝宝带到门诊找专业的医生帮您解除忧虑。2023年09月10日 1600 0 4
-
吴世洪副主任医师 达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附属医院 全科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吃什么药?新冠病毒一般指新型冠状病毒,儿童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如果无症状,不需要吃药,如果无轻症,需要对症用药,如果是重症,需要入院治疗。具体分析如下,一、无症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大部分情况下属于无症状感染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此时无需采取对症治疗,可以自行在一周内转阴,不需要吃药。 二、轻症轻症可能会引起发热,此时需要遵医嘱使用莲花清瘟颗粒,该药物具有清瘟解毒和宣肺性热的功效,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清型、普通型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还可以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等。该药物为解热镇痛的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也用于改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发热症状。如果出现咳痰,需要遵医嘱使用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杏贝止咳祛痰口服液等药物,该类药物可以缓解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导致的咳痰、咽干。三、重症如果是重症,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需要及时入院采取吸氧治疗,尖鼻导管或者面罩给氧。除此之外,儿童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还可以遵医嘱对症。 吃清热散瘟口服液,小儿是翘清热颗粒等药物。2023年05月13日 52 0 1
-
2023年03月14日 190 0 0
-
2023年03月13日 121 0 0
-
付朝杰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1)生物学因素1)产伤、宫内/产时/产后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或颅内出血、早产(胎龄小于37周)、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2500克)、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克)、多胎等。2)新生儿期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如宫内感染、肺炎、败血症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惊厥、持续性低血糖等。3)影响生长发育的严重出生缺陷、遗传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唐氏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等)。4)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如反复自然流产史、死胎、死产等)、初产年龄<18岁或≥35岁。5)母亲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中度以上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等。6)家族性中有精神、神经疾病病史(如癫痫、精神分裂症、孤独症谱系障碍、精神发育迟缓等。7)家族成员中患有盲及低视力、聋及听力损失、肢体残疾等疾病。(2)社会环境因素:1)父母有酗酒、吸毒等不良生活方式。2)家庭中有虐待等不良养育环境。3)家庭中有严重影响到养育儿童能力的其他不良因素。(3)在健康检查时发现的生长、发育偏异等。对于患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超重/肥胖的儿童,依据《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进行登记、管理和干预。2023年01月19日 204 0 0
-
张金山副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普通外科 接下来我为大家分享一个病例,这孩子是一个月儿的新生儿,是因为黄疸,肝功能异常住进我们科,入院后给予肝功能检查,发现就氨酶非常高,达到二三百,然后胆红素也挺高,总胆脂胆都很高,另外做了B超,发现它有一个异常的肝内酶体分流。 另外,通过询问家长发现她产前超生就发现有肝内泌体分流,因此呢,考虑她现在的黄疸,肝功能异常,是因为这个肝内酶体分流导致的。 这个肝内媒体分流分两种,一般分为肝内和肝外媒体分流,而肝外媒体分流通常不能治愈,需要做手术治疗。对于肝内媒体分流来说呢,有部分孩子通过保守治疗,一两岁以内可以治愈,那就不需要手术。 啊,如果一两岁以内不能治愈的话,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另外一种就是血温比较高,该功能通过保守治疗以后不能改善,那这种情况下也需要手术治疗。 该患儿经过保肝利胆治疗,他的肝功能异常情况和黄疸情况都显著的改善,现在已经随访了半年,这孩子肝的媒体分流比原来显著的变小。 另外血压也正常了,黄疸和肝功异常都完全好转。所以对于先天肝内媒体分流来说,如果症状不重的话,可以首先选择保守治疗。 定期随访。如果血栓持续升高,肝功能异常加重了,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手术分为2023年01月13日 173 0 3
-
2022年12月16日 48 0 1
-
2022年11月15日 93 0 0
新生儿疾病相关科普号
李洋医生的科普号
李洋 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黑龙江医院
生殖医学中心
1395粉丝7.5万阅读
徐丽清医生的科普号
徐丽清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
1350粉丝16.5万阅读
江南医生的科普号
江南 主治医师
医生集团-上海
儿科
1017粉丝22.7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