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新生儿先天性喉喘鸣与先天性喉蹼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先天性喉喘鸣是指婴儿出生后发生的吸气性喉鸣,可伴三凹征。常发生于出生后不久,随着年龄稍大,喉软骨逐渐发育,喉鸣也逐渐消失。多数患儿的全身情况尚好,上呼吸道感染时疾病会加重,应引起重视。 先天性喉蹼是指在喉腔间有一先天性膜状物,名为先天性喉蹼,大者可占喉腔之大部称为喉隔。其发生原因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当胚胎30mm时,原声门杓间的封闭上皮开始吸收,重新建立管道,若吸收不全,则可形成声门处先天性喉蹼。喉蹼之厚薄不一,为结缔组织,有少数毛细胞血管、覆有喉部黏膜上皮层。喉蹼分声门上、声门及声门下三型,以发生于声门区者多见,发生于声门上、下及喉后部者极少。2临床表现 先天性喉喘鸣:婴儿出生后有吸气性喉鸣声,可伴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剑突下凹陷。也可发生于出生后1~2个月,多为持续性,也可为间歇性,患儿哭声无嘶哑。 喉蹼:婴幼儿喉蹼与儿童或成人喉蹼的症状不同,症状亦随喉蹼的大小而异。范围较大的喉蹼患儿,于出生后无哭声,呼吸困难或窒息,有呼噜样之喉鸣音,吸气时有喉阻塞现象,常有口唇发绀及不能吮乳的症状。喉蹼中等度大者,喉腔尚可通气,但声音嘶哑,伴吸气性呼吸困难。喉蹼较小者,则哭声低哑,无明显呼吸困难。成人和儿童喉蹼一般皆无明显症状,偶有声嘶或发音易感疲倦,在剧烈活动时有呼吸不畅感。3诊断 先天性喉喘鸣:根据出生后吸气性喉鸣声,伴三凹征,无声嘶,吞咽正常,可初步做出诊断。有条件者可行直接喉镜检查,如发现会厌两侧向后卷曲或会厌大而软,或杓会厌皱襞组织松弛,用直接喉镜将会挑起会厌,喉鸣声消失,即可确定本病的确诊。 喉蹼:新生儿和婴幼儿必须用直接喉镜检查诊断。儿童或成人喉蹼可行间接喉镜检查或纤维喉镜等检查诊断。在喉镜下可见喉腔有膜样蹼或隔,呈白色或淡红色,其后缘整齐,多呈弧形,少数呈三角形。吸气时蹼扯平,但在哭或发音声门关闭时,蹼向下隐藏或向上突起如声门肿物。4治疗 先天性喉喘鸣:如症状不严重,可不治疗。通常患儿长大至2~3岁时,随着喉部的发育,症状多可自行缓解。对此种患儿平时应注意预防感冒,增加营养。 喉蹼:新生儿患喉蹼若发生窒息时,应立即在直接喉镜下将婴儿型硬式气管镜插入气管,吸出分泌物,给氧和人工呼吸,治疗效果颇佳,因此时喉蹼组织尚未完全纤维化,经气管镜扩张后多不再形成。对有呼吸困难或声嘶之患者须在直接喉镜下以喉刀或电烙法去除蹼膜,此法常需行术后扩张,否则容易复发。近年来多用显微喉镜下以激光切除喉蹼,术后不需行喉扩张术,效果较好。喉蹼不大又无明显症状者,可不给予治疗。
朱宁医生的科普号2015年04月03日 4465 0 1
先天性喉蹼相关科普号
葛俊恒医生的科普号
葛俊恒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耳鼻喉科
3026粉丝290.1万阅读
陈为亮医生的科普号
陈为亮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48粉丝4855阅读
王琪医生的科普号
王琪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1.9万粉丝217.5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张海燕 主任医师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声带息肉 73票
声带麻痹 58票
喉疾病 24票
擅长:擅长各种嗓音、咽喉疾病的诊治工作,包括声带粘膜微瓣和显微缝合技术治疗声带息肉,声带囊肿、任克氏水肿等;声带麻痹的诊治,声带沟的个性化治疗;杓状软骨脱位的诊断与治疗;嗓音功能训练或外科手术治疗男声女调;声带粘连的微创手术、喉淀粉样变,声带突肉芽肿、慢性声带炎、声带白斑、反流性咽喉炎等。 -
推荐热度4.0庞冲 副主任医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擅长:鼻内窥镜下的腺样体刮除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扁桃体剥离术及挤切术、腺样体刮除术,气管切开术,气管异物、食道异物取出术、支撑喉镜下的显微外科手术等
-
推荐热度3.4徐文 主任医师北京同仁医院 咽喉科
声带麻痹 1票
擅长:声音嘶哑诊断及手术治疗;各类咽、喉部疾病、咽喉部肿物诊断及手术治疗;鼾症、儿童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诊断与手术治疗;嗓音显微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