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腔镜下腮腺肿瘤的微创美容切除
一例左腮腺肿瘤患者,年轻女性,不希望面部留疤,术前MRI考虑为腮腺良性肿瘤,遂行腔镜下的腮腺肿物及腺体区域性切除术,设计隐蔽的耳后发迹内切口,建立隧道,腔镜下分离保护耳大神经及面神经,精细操作,在瘤体外围5mm至1cm行肿物及腺体的区域性切除,未损伤面神经及腮腺导管,保留了腮腺腺体的部分分泌功能,局部凹陷也不明显,术后恢复良好,头发可完全遮蔽伤口,达到面部无痕,手术精准、微创、美观、彻底,达到功能与美观俱佳的效果。
高振杰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06日 263 0 26 -
腮腺良性肿瘤诊断、手术方式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腮腺肿瘤占唾液腺肿瘤的80%,腮腺肿瘤中80%为良性肿瘤,最常见的为Warthin瘤及多形性腺瘤[1]。腮腺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2]。本文主要介绍腮腺良性肿瘤在不同位置的手术切除术式、神经及腮腺导管的处理、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腮腺肿瘤的诊断对于发生在腮腺区的肿块,术前需对肿块进行定性诊断,区分包括囊肿、炎症、淋巴结增生、结核、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若确定为腮腺区肿瘤,需进一步确定肿瘤的良恶性,以此决定肿瘤的切除方式及是否保留面神经。腮腺区肿瘤位置的深浅、肿瘤与面神经的复杂解剖关系、腮腺的生理功能使切取活检成为禁忌,因此,使用超声引导下的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FNAC)、超声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为肿瘤定性显得尤为重要,最终的诊断金标准为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目前常用的辅助检查技术中,B超可通过边界回声有效地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腮腺造影后的CT检查可以明确肿瘤与周围重要组织的解剖关系;99m锝核素显像可提高对沃辛瘤的诊断准确率。俞光岩等[3]认为针对临床怀疑为腮腺肿瘤的患者,可先通过B超确定有无占位性病变及该病变为囊性还是实性;针对位于腮腺深叶的肿瘤或是广泛侵袭的恶性肿瘤,可通过CT明确肿瘤范围及其与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对于怀疑为沃辛瘤并位于腮腺后下极的肿瘤,可辅以核素显像帮助诊断;对于怀疑为结节型舍格伦综合征者,则可通过腮腺造影辅助诊断。超声引导下的FNAC创伤小、操作较方便、并发症少,有利于早期诊断腮腺区肿块,但该方法亦存在误诊、造成恶性肿瘤种植的可能性,因此,可配合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在术中明确肿物性质,为手术切除的安全范围提供依据。2腮腺不同位置的良性肿瘤的切除术式2.1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切除术式腮腺良性肿瘤中,大约有80%发生在腺体浅叶,手术切除作为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其成功取决于两个原则:①在不破坏肿瘤包膜的情况下完全切除肿瘤;②解剖并完整保存面神经及其分支[4]。从19世纪Bernard首次实行腮腺肿物切除手术起,早期针对腮腺肿物的主要术式是单纯剜除术,但由于该术式未完整切除肿物包膜,术后容易导致复发。目前腮腺浅叶肿瘤的手术切除方式可分为经典的腮腺浅叶切除术(superficialparotidectomy,SP)以及近年来兴起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partialsuperficialparotidectomy,PSP)[5]。腮腺浅叶切除术作为经典的腮腺浅叶肿瘤治疗方式,是指在发现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后,将腮腺浅叶及肿瘤完全切除,面神经解剖完整[6]。该手术方式是在完全切除肿瘤的基础上保留面神经的功能,但由于腮腺浅叶组织被切除及腮腺导管被切段,同时进入浅叶的部分面神经分支被切断,导致腺体唾液分泌功能减退,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干症状及面神经麻痹症状,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近年研究表明,对于腮腺浅叶的肿瘤,小范围切除(切缘距离肿瘤1cm以上)亦可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复发概率并不高于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降低[7]。因此,有学者针对腮腺浅叶较小的良性肿瘤提出了腮腺浅叶部分切除的术式,即将肿瘤及肿瘤周边部分正常腺体组织一并切除[8],从而达到保留更多正常腺体组织,减少面神经损伤、Frey综合征、涎瘘等并发症的目的。2.2腮腺深叶良性肿瘤的切除术式根据面神经总干及其分支经过的平面,可以将腮腺分为浅叶及深叶,腮腺深叶与茎突、茎突附丽的肌肉以及颈内动、静脉及IX⁃XII对脑神经紧密相邻,腮腺深叶肿瘤常常突入咽旁及颞下窝等位置,因此腮腺深叶肿瘤的切除一直是临床上的一个难点[9]。传统的腮腺深叶肿瘤的术式使用Blair切口,在切除腮腺浅叶解剖面神经后,进一步切除腮腺深叶肿瘤[10],但由于该方法对腮腺功能损伤较大,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保留腮腺浅叶并切除腮腺深叶肿瘤的术式,其中包括经颈入路、下颌角劈开并下颌骨外旋入路、颌下⁃下唇切开⁃下颌骨旁正中劈开入路、内镜辅助经口入路、内镜辅助经下颌下入路等术式。经颈入路切除术式为自下颌骨前中份于下颌骨下缘3cm左右处从颈部皮肤自然皱褶处切开直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处,在充分暴露保护拉开下颌下腺、面神经下颌缘支、胸锁乳突肌、副神经、二腹肌、舌下神经及舌神经等重要结构后,扩大切除腮腺深叶肿瘤[11],但该术式由于切口限制,常常由于暴露术野不足导致手术困难。下颌角劈开后,外旋下颌骨的入路术式可充分暴露重要的神经与血管,视野较清晰,但研究显示[12],该方法并发症较多,包括颞下颌关节慢性疼痛不适、张口受限、下唇麻木等,甚至引起咬合功能紊乱。颌下⁃下唇切开⁃下颌骨旁正中劈开入路对于腮腺深叶良性肿瘤或是有一定边界、无需牺牲面神经的低度恶性肿瘤,可清晰地显露腮腺床、颞下窝、咽旁间隙及颅底等间隙结构,但该方法创伤大,下唇的切口亦较影响美观[9]。内镜辅助经口入路切除腮腺深叶肿瘤可以最短路径到达肿物处,并具有愈合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3]。但由于将Ⅰ类切口变为了Ⅱ类切口,因此术后感染风险也相应增加;同时内镜由于在咽旁隙中活动范围及角度受限,术中易出现内镜能看见肿瘤而器械不能到达的情况[14]。内镜辅助下经下颌下入路由于由外部切开,可以很好地避免内镜可看见肿瘤而器械不能到达的情况,同时下颌下切口为Ⅰ类切口,也减少了术后感染的风险,兼顾了外入路及内镜入路二者的优势[10]。2.3以耳垂为坐标原点,切除不同象限腮腺肿瘤的入路设计经典的“S形切口”又称为Blair切口,该切口是由耳屏稍上方沿耳屏垂直向下切开,继续围绕耳垂向后上切开至耳后区后,沿下颌骨升支后缘纵行向下,抵达下颌角后,绕过下颌角,在下颌骨下缘约2cm处继续平行于下颌骨下缘切开[15]。这种切口切开范围广,能充分暴露术区,可将腮腺组织及腮腺肿瘤共同切除,并在视野清晰的条件下解剖保护面神经总干及各分支,对于位于腮腺各个区域的肿瘤都有较好的适应证,因此成为了腮腺肿物切除手术中的经典切口。但该切口在患者耳前、颈部及下颌下产生较为明显的“S”形瘢痕,影响美观,并会影响患者心理,对患者后续生活造成困扰。为了兼顾腮腺肿瘤手术视野清晰及不影响美观,可以耳垂作为坐标原点,平行于耳屏于耳垂前作一直线作为Y轴,过耳垂作Y轴垂直线作为X轴,可将肿瘤所处位置分为前上、前下、后下及原点区等象限,根据肿瘤所在的象限、肿瘤大小、肿瘤所处深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可设计不同的个性化改良切口。对于经典的Blair切口,可以理解为由耳屏前切口、下颌骨升支后切口及平行于下颌骨体部下缘的的三大切口组成(图1)。图1腮腺肿物切除的Blair切口对于腮腺良性肿瘤,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既可达到切除肿物并防止肿物周围卫星灶残留,亦可保留一定的腮腺功能[16]。因此,在切除不同象限的腮腺肿瘤时,通过综合考虑肿瘤大小、肿瘤深度等因素后,可改良组合三大切口中两个切口或是单个使用其中一个切口。当腮腺良性肿瘤位于前上象限,大小相对较小时,可选择单纯作耳前切口即可充分暴露术野,若肿瘤位置较前,位于面颊中份,则可考虑采用常规耳前切口基础上切口向上延伸进入颞部发际内,距发际边缘约0.5~1cm,此类切口不仅美观性较好,还能减少损伤耳大神经造成的局部麻木。当腮腺良性肿瘤位于前下、后下象限及原点区,即腮腺下极时,并且肿瘤直径小于4cm时,可采用单纯下颌骨升支后切口,即从耳垂后上约1cm处开始做切口,沿下颌升支直至下颌角下约2cm处,再转折平行下颌骨下缘向前约3cm,研究表明,该切口可缩短手术瘢痕、减轻组织炎症反应、降低Frey综合征的发生概率。为使患者术后瘢痕隐蔽,在改良Blair切口(modifiedBlairincision,MBI)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腮腺肿瘤改良面部除皱切口(modifiedrhytidectomyincision,MRI)。该切口是从耳屏上方于耳屏内侧切开,切至耳屏前切迹后绕过耳垂行至耳后沟,沿耳后沟切开进入耳后发际线约1cm后,平行于发际线继续切开3~5cm即可(图2)。图2腮腺肿物切除的改良面部除皱切口Upile等[17]通过尸体解剖测量验证了改良面部除皱切口与改良Blair切口在处理腮腺不同区域肿瘤时,具有等同的暴露效果。针对直径≤5cm的腮腺肿瘤,Graciano等[18]进行的临床对照研究证实改良面部除皱切口的术区暴露效果与改良Blair切口并无差异,但由于改良面部除皱切口的隐蔽性佳,美容效果良好,因此更受年轻人及女性患者的青睐,选用该切口时,需注意避免翻瓣厚度太薄及游离缘夹角太小,规避切口远端皮瓣坏死的可能[19]。改良面部除皱切口可视为由耳屏前切口、耳后沟切口及发际线内切口三大切口组成。有学者提出,虽然耳前切口较小,但瘢痕仍较明显,因此,针对腮腺后下极的良性肿瘤,也可在改良面部除皱切口的基础上去除耳屏前切口,只保留耳后沟及发际线内切口,在充分暴露术野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20]。此外,吴平凡等[21]认为发际线内切口由于破坏毛囊,仍可能产生较为明显的瘢痕,因此对于腮腺下极直径小于3cm的小型良性肿瘤亦可只采用耳后沟切口,即从耳垂下方沿耳后沟作4~5cm长的切口,利用皮肤的弹性及延展性翻瓣,在充分暴露术野的情况下达到切口隐蔽性好的效果。针对界限清楚、位于耳垂下或耳前且直径小于3cm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笔者运用改良耳周切口,即自耳轮脚根部沿耳屏游离缘偏内侧向下至耳屏前切迹,经耳垂后斜行向上至耳廓后沟,形成类如“V”型切口[22],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图3)。图3切除腮腺下极肿瘤的改良耳周切口该方法的耳屏前纵切口设在耳屏缘偏内侧及面部与耳轮脚和耳垂的交界处,由于此处皮肤相对松弛,且手术切口与纵向皮纹平行,因此瘢痕相对较为隐蔽;下颌支后缘区切口设在耳垂后沟及耳廓后沟,与Blair切口相比,切口大部分藏于耳前皱褶及耳后,颌后及颌下无瘢痕。除此以外,该切口可根据手术范围适当向耳后发际延长切口,通过适当的牵拉,可以充分暴露,并完整切除肿瘤,并能达到瘢痕隐蔽、美容效果较好的目的[23]。与Blair切口相比,该切口的翻瓣范围相对较小,因此对于腮腺恶性肿瘤、腮腺后下部及深叶肿瘤暴露效果相对较差,适应证相对局限。通过分析肿瘤的性质、大小、位置、深度并综合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美观要求等因素后,可改良使用各种“S”型、“V”型、“N”型切口,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达到在治疗肿瘤的基础上尽量满足患者的美观要求。2.4内镜下切除腮腺良性肿瘤相对于传统切口下切除腮腺良性肿瘤,内镜辅助下切除腮腺良性肿瘤更符合现代微创外科的治疗理念。2000年,Lin等[24]首次报道了在内镜辅助下的腮腺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内镜能提供足够的手术视野、切口美容性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25]。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深度等因素,内镜下切除腮腺良性肿瘤可选择耳屏前、耳后沟、颌后等切口入路。内镜能提供高亮度、高放大率及大视野角度等良好的手术条件,在视频放大监控条件下,可清晰识别包括面神经分支在内的多种组织,并有效解剖[26],同时术中翻瓣区域也较传统腮腺手术切口入路小[27],减轻了手术创伤。Zhao等[28]通过临床对比内镜辅助切除与开放性切除腮腺肿瘤发现,内镜组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外观满意度均有改善,同时炎症反应及激素改变也低于开放性手术组,减少围手术期机体紊乱,促进术后恢复。当然,内镜辅助手术也存在其局限性,对于腮腺较大的肿瘤、怀疑为恶性的肿瘤、急性炎症期涎腺炎、存在放疗史、面瘫或复发性肿瘤的患者使用较难[29],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开放式腮腺手术,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个性化手术方式。3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神经与导管的处理3.1对于面神经的处理面神经主干从茎乳孔穿出时,位于茎突与乳突之间的间隙内。在茎突孔前缘相当于乳突尖上方约1cm处,距皮肤表面深约2cm处,面神经便向前、向外并稍向下经外耳道软骨与二腹肌后腹之间,前行越过茎突根部的浅面进入腮腺,而后横过颈外动脉及下颌后静脉的外侧,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面神经的处理是术中的关键步骤,在术前应该对面神经是否受侵犯及受损程度作出初步评估,既是为了制定恰当的手术方案,决定是否保留面神经,也是为了让病人与家属对面神经受损及所带来的面瘫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及理解。腮腺良性肿瘤一般不会直接侵犯面神经,术前也不会表现出面瘫的症状。在手术中,可采用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加面神经解剖术分离肿瘤及面神经,面神经的解剖可根据肿瘤所在部位、移动性及解剖标志准确定位并找出面神经主干或分支,顺行或逆行法解剖暴露术野内的面神经,避免损伤。3.2对于耳大神经的处理耳大神经纤维来自第2或第3颈神经,为颈丛浅支中最大分支,绕胸锁乳突肌后缘行向前上,在颈阔肌深面沿颈外静脉后方上行,至腮腺下方分为两支,前支分布于腮腺区皮肤,后支分布于耳廓后面及乳突部皮肤。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为了方便切除肿瘤及其周围部分腺体组织,尤其是腮腺下极肿瘤,耳大神经常常被牺牲。耳大神经被切断后,由其支配的耳廓及其周围皮肤会产生异常感觉,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在切除腮腺区肿瘤时,根据切口翻瓣后,在颈阔肌深面、腮腺筋膜表面由后向前翻瓣,充分暴露出手术视野,再于同一层次向后解剖显露胸锁乳突肌浅面,于耳垂下4~5cm处,在筋膜下与胸锁乳突肌前缘的交叉处寻找耳大神经,耳大神经紧贴胸锁乳突肌表面,主干位于颈外静脉后方1.0cm,均纵行向上,解剖出耳大神经主干。由于耳大神经位置浅表,距离腮腺肿瘤较远,因此解剖保护较面神经简单,保留耳大神经能避免患者因耳部及周围皮肤的长期感觉障碍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Beck等[30]认为,在切除腮腺恶性肿瘤时,常需要将腮腺与肿瘤一并切除,而保留耳大神经有利于保留的腺体组织及腮腺导管恢复形态及功能。因此,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应尽量仔细分离,解剖保护耳大神经。3.3对于腮腺导管的处理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相对固定,为鼻翼口角连线中点与耳屏切迹连线的中1/3段,即颧弓下缘1.5cm处从腺体前缘穿出平行于颧弓走行,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常用于定位面神经上、下颊支。目前对于腮腺良性肿瘤提倡使用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即完全切除肿物及肿物周围部分正常腮腺组织,保留腮腺主导管也可让残留腮腺组织分泌的分泌液顺畅通往口腔,减少术后发生涎瘘可能,利于创口的愈合。但也有学者认为,在行改良部分腮腺浅叶切除术后,结扎腮腺导管延伸至浅叶的主要分支可大大减少唾液回流至术后死腔,避免术后发生涎瘘影响创口愈合[31]。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目前更提倡在根治肿瘤的情况下,尽量保存正常腮腺组织及腮腺导管,保留腮腺功能。4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4.1面神经损伤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若术中出现意外损伤面神经,可立即进行面神经断端一期无张力缝合,并使用类固醇进行治疗,对恢复面神经功能较为重要[32]。若无法进行无张力一期神经缝合,可考虑使用包括腓肠神经、耳大神经等供体神经进行神经移植[33]。也有学者认为,在手术中采用超声刀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且由于热损伤小,可大大降低术后暂时性面神经损伤症状的发生率[34]。面神经术中电生理监护亦可通过观察面神经功能在术中的实时变化,达到确认面神经位置及保护面神经的作用,降低术中误伤面神经的风险[35]。4.2涎瘘临床上可根据进食咀嚼时术区流出液增多的表现、流出液生化定性分析含有淀粉酶以及腮腺造影等方法诊断涎瘘。据报道显示,腮腺术后涎瘘发生率可达到14%[36],防治涎瘘发生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抑制唾液分泌,阻止唾液漏出及加快术区愈合。因此,为预防腮腺肿瘤手术导致涎瘘,要求术者充分解剖保护腮腺导管,充分结扎切除区域的分支导管,同时术后充分负压引流,合理局部加压,要求患者饮食戒酸戒辛辣,必要时可口服抗胆碱药物。4.3Frey综合征Frey综合征又称为耳颞综合征,是指腮腺肿瘤术后进食时同侧颞部、耳前部皮肤出现一过性出汗、潮红和异常感等症状。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发生原因是迷走神经再生学说,即原支配腮腺的副交感神经性分泌神经的节后纤维错位再生,支配到附近失去神经支配的汗腺及皮肤血管,导致患者进食时发生面部潮红及出汗。预防Frey综合征的主要措施是在横断腮腺内的神经节后副交感神经末梢与上覆皮肤组织之间建立和维持屏障,阻断神经错位生长[37]。临床可使用胸锁乳突肌瓣、颞肌筋膜瓣、腮腺咬肌筋膜瓣、游离脂肪组织移植、异种脱细胞基质等方法填充修复,这些充填物能有效填充术腔缺损,减小术区凹陷程度,可在腮腺内副交感神经末梢与皮肤、汗腺之间建立屏障,防止神经错位生长,预防Frey综合征的发生。4.4耳周感觉异常在腮腺肿瘤切除手术中,患者出现耳周、耳垂感觉异常不适的主要原因是术中损伤了耳大神经[38]。关于耳大神经在腮腺肿瘤手术中的处理方式已在上文阐述。笔者认为,保留耳大神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患者由于耳周感觉异常造成无法及时避险导致耳周组织受伤,亦有助于患者心理健康。因此,应在术中仔细解剖保护耳大神经,避免损伤。4.5复发腮腺良性肿瘤术中切除不全、摘除过程中破裂、卫星灶未切除完全是主要复发原因。因此,为防止肿瘤复发,应在术前根据体查结果、影像学资料等综合评估肿物大小,确认肿物切除范围,在手术过程中于安全范围切除肿物,同时注重无瘤原则,避免肿瘤破裂种植。对于复发的腮腺区肿瘤,应尽量根据原手术的瘢痕去进行切口设计,尽可能扩大范围切除,可采取浅叶甚至全叶切除。若肿瘤与面神经并无过度粘连,可尽可能尝试保留面神经,若对面神经有所损伤,需尽量修复面神经[39]。5小结根据腮腺良性肿瘤的性质、大小、位置、与面神经的关系以及患者对于美观的要求等不同因素,在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术者应在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基础上尽量做到切口更加隐蔽,例如术后瘢痕较隐蔽的“V”型切口,以达到兼顾美学与功能的最佳治疗效果。在针对手术效果及术后美学这对问题上,还需不断发掘二者的平衡点,尽可能发展更多的手术切口方式。针对腮腺手术的各种并发症,应做到术中充分预防,若在术后出现,则应尽早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参考文献[1]LarianB.Parotidectomyforbenignparotidtumors[J].OtolaryngolClinNorthAm,2016,49(2):395⁃413.doi:10.1016/j.otc.2015.10.006.[2]JeongSH,KimHY,LeeDH,etal.Facialnerveneurorrhaphyduetounexpectedfacialnerveinjuryduringparotidglandtumorsur⁃gery[J].EurArchOtorhinolaryngol,2020,277(8):2315⁃2318.doi:10.1007/s00405⁃020⁃05931⁃x.[3]俞光岩,马大权.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唾液腺肿瘤研究50年回顾[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7(1):1⁃7.doi:10.3969/j.issn.1671⁃167X.2015.01.001.YuGY,MaDQ.ReviewofsalivaryglandtumorsinPekingUniver⁃sityStomatologicalHospitalinthepast50years[J].JPekingUni⁃versity(HealthSciences),2015,47(1):1⁃7.doi:10.3969/j.issn.1671⁃167X.2015.01.001.[4]PatelSG.Editorialonsuperficialorpartialsuperficialparotidecto⁃myforthetreatmentofprimarybenignparotidtumors[J].JSurgOncol,2020,122(7):1296⁃1297.doi:10.1002/jso.26220.[5]卢海彬,马雯男,于慧,等.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回顾性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31(12):901⁃905.doi:10.13201/j.issn.1001⁃1781.2017.12.002.LuHB,MaWN,YuH,etal.Retrospectivestudyofpartialsuperfi⁃cialparotidectomyandsuperficialparotidectomyonsuperficialparotidbenigntumor[J].LinChuangErBiYanHouTouJingWaiKeZaZhi,2017,31(12):901⁃905.doi:10.13201/j.issn.1001⁃1781.2017.12.002.[6]YuGY,XinP.Conservativeandfunctionalsurgeryinthetreat⁃mentofsalivaryglandtumours[J].IntJOralSci,2019,11(3):22.doi:10.1038/s41368⁃019⁃0059⁃9.[7]张敏,贾志宇,刘树妍,等.腮腺良性肿瘤浅叶部分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的循证医学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33(9):875⁃882.doi:10.13201/j.issn.1001⁃1781.2019.09.019.ZhangM,JiaZY,LiuSY,etal.Partialsuperficialparotidectomyversussuperficialparotidectomyfortreatmentofparotidbenigntu⁃mors:evidence⁃basedmedicineanalysis[J].LinChuangErBiYanHouTouJingWaiKeZaZhi,2019,33(9):875⁃882.doi:10.13201/j.issn.1001⁃1781.2019.09.019.[8]RohJL,KimHS,ParkCI.Randomizedclinicaltrialcomparingpartialparotidectomyversussuperficialortotalparotidectomy[J].BrJSurg,2007,94(9):1081⁃1087.doi:10.1002/bjs.5947.[9]HuangG,LuL,LiuY.Thetreatmentoflargetumorinparotiddeeplobebyparamedianmandibulotomyapproach[J].JPractSto⁃matol,2011,27(4):565⁃567..[10]YanB,WeiW,YangXT,etal.Resectionofdeep⁃lobeparotidpleomorphicadenomaviaendoscopictranssubmandibularapproach[J].ChinJOtorhinolaryngolSkullBaseSurg,2020,26(02):143⁃147.doi: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2008.[11]HorowitzG,Ben⁃AriO,WasserzugO,etal.Thetranscervicalap⁃proachforparapharyngealspacepleomorphicadenomas:indica⁃tionsandtechnique[J].PLoSOne,2014,9(2):e90210.doi:10.1371/journal.pone.0090210.[12]SavoldelliC,RighiniC,ReytE,etal.Lateraltransmandibularroutefordeep⁃lobeparotidtumorexcision[J].RevStomatolChirMaxillofac,2009,110(3):150⁃154.doi:10.1016/j.stomax.2009.03.007.[13]ChanJY,TsangRK,EiseleDW,etal.Transoralroboticsurgeryoftheparapharyngealspace:acaseseriesandsystematicreview[J].HeadNeck,2015,37(2):293⁃298.doi:10.1002/hed.23557.[14]ChuF,TagliabueM,GiuglianoG,etal.Fromtransmandibulartotransoralroboticapproachforparapharyngealspacetumors[J].AmJOtolaryngol,2017,38(4):375⁃379.doi:10.1016/j.amjo⁃to.2017.03.004.[15]KhafifA,NiddalA,AzoulayO,etal.Parotidectomyviaindividual⁃izedmini⁃blairincision[J].ORLJOtorhinolaryngolRelatSpec,2020,82(3):121⁃129.doi:10.1159/000505192.[16]顾红波,赵恩民,李天成,等.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32(9):669⁃672.doi:10.13201/j.issn.1001⁃1781.2018.09.007.GuHB,ZhaoEM,LiTC,etal.Theclinicalassessmentofregionalresectioninthebenigntumorofparotidgland[J].LinChuangErBiYanHouTouJingWaiKeZaZhi,2018,32(9):669⁃672.doi:10.13201/j.issn.1001⁃1781.2018.09.007.[17]UpileT,JerjesWK,NouraeiSA,etal.Furtheranatomicalap⁃proachestoparotidsurgery[J].EurArchOtorhinolaryngol,2010,267(5):793⁃800.doi:10.1007/s00405⁃009⁃1148⁃8.[18]GracianoAJ,ChoneCT,FischerCA.Cervicomastoidfacialversusmodifiedrhytidectomyincisionforbenignparotidtumors[J].BrazJOtorhinolaryngol,2013,79(2):168⁃172.doi:10.5935/1808⁃8694.20130030.[19]徐志坚,陈良嗣,詹建东,等.改良面部除皱切口与改良Blair切口在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对照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31(21):1684⁃1687.doi:10.13201/j.issn.1001⁃1781.2017.21.015.XuZJ,ChenLS,ZhanJD,etal.ModifiedrhytidectomyincisionandmodifiedBlairincisioncontrastresearchinsuperficialparotidglandtumorresection[J].LinChuangErBiYanHouTouJingWaiKeZaZhi,2017,31(21):1684⁃1687.doi:10.13201/j.issn.1001⁃1781.2017.21.015.[20]RohJL.Extracapsulardissectionofbenignparotidtumorsusingaretroauricularhairlineincisionapproach[J].AmJSurg,2009,197(5):e53⁃e56.doi:10.1016/j.amjsurg.2008.06.040.[21]吴平凡,陈林林,陈芬,等.耳后隐蔽切口入路切除腮腺下极良性肿瘤疗效评价[J].口腔疾病防治,2020,28(12):781⁃784.doi:10.12016/j.issn.2096⁃1456.2020.12.005.WuPF,ChenLL,ChenF,etal.Removalofbenigntumorinthelowerpoleoftheparotidglandthroughconcealedincisionintheretroauricularsulcus[J].JPrevTreatStomatolDis,2020,28(12):781⁃784.doi:10.12016/j.issn.2096⁃1456.2020.12.005.[22]ZhaoXP,PanCB,JyJ,etal.TheapplicationofVshapeincisioninparotidectomy[J].ChinJStomatolRes(ElectronicEdition),2011,5(5):503⁃507.[23]王维,潘朝斌,池宇峰.改良耳周切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广东牙病防治,2012,20(9):481⁃484.WangW,PanCB,ChiYF.Clinicalapplicationofthemodifiedperioticincisioninparotidectomyofbenigntumor[J].JPrevTreatStomatolDis,2012,20(9):481⁃484..[24]LinSD,TsaiCC,LaiCS,etal.Endoscope⁃assistedparotidectomyforbenignparotidtumors[J].AnnPlastSurg,2000,45(3):269⁃273.doi:10.1097/00000637⁃200045030⁃00008.[25]冯铁军,谢宇,林雅琪,等.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对腮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1,41(3):464⁃470.doi:10.12122/j.issn.1673⁃4254.2021.03.22.FengTJ,XieY,LinYQ,etal.Comparisonofendoscopicversusconventionalsurgeryforbenignparotidtumor:ametaanalysis[J].NanFangYiKeDaXueXueBao,2021,41(3):464⁃470.doi:10.12122/j.issn.1673⁃4254.2021.03.22.[26]SunW,XuYD,ZhengYQ,etal.Endoscope⁃assistedpartial⁃su⁃perficialparotidectomythroughtwosmallskinincisions[J].ActaOtolaryngol,2009,129(12):1493⁃1497.doi:10.3109/0001648092791694.[27]XieL,ZhangD,LuMM,etal.Minimallyinvasiveendoscopic⁃as⁃sistedresectionofbenigntumorsintheaccessoryparotidgland:5casestudies[J].HeadNeck,2012,34(8):1194⁃1197.doi:10.1002/hed.21751.[28]ZhaoL,YeY,JiaoJ,etal.Comparisonofpostoperativecytokineandhormonebetweenendoscopicallyassistedandopenparotidtu⁃morresection[J].OralDis,2021,27(7):1720⁃1727.doi:10.1111/odi.13718.[29]WooSH,KimJP,BaekCH.Endoscope⁃assistedextracapsulardissectionofbenignparotidtumorsusinghairlineincision[J].HeadNeck,2016,38(3):375⁃379.doi:10.1002/hed.23901.[30]BeckACC,LohuisPJFM,Al⁃MamganiA,etal.Salivaryductcar⁃cinoma:evaluationoftreatmentandoutcomeinatertiaryreferralinstitute[J].EurArchOtorhinolaryngol,2018,275(7):1885⁃1892.doi:10.1007/s00405⁃018⁃5000⁃x.[31]ChangJW,LeemSS,ChoiHJ,etal.Modifiedfunctionalsuperfi⁃cialparotidectomywithligationofthemajorbranchoftheparotidductextendingtothesuperficiallobe[J].AnnPlastSurg,2017,78(5):507⁃510.doi:10.1097/SAP.0000000000000885.[32]JeongSH,KimHY,LeeDH,etal.Facialnerveneurorrhaphyduetounexpectedfacialnerveinjuryduringparotidglandtumorsur⁃gery[J].EurArchOtorhinolaryngol,2020,277(8):2315⁃2318.doi:10.1007/s00405⁃020⁃05931⁃x.[33]GyöriE,MayrhoferM,SchwaigerBM,etal.Functionalresultsaf⁃terfacialreanimationiniatrogenicfacialpalsy[J].Microsurgery,2020,40(2):145⁃153.doi:10.1002/micr.30478.[34]郑重阳,张新宇,曹锐,等.超声刀辅助下腮腺良性肿瘤功能性包膜外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评价[J].上海口腔医学,2019,28(4):402⁃407.doi:10.19439/j.sjos.2019.04.013.ZhengCY,ZhangXY,CaoR,etal.Evaluationofharmonicscal⁃pelassistedextracapsulardissectionforbenignparotidtumors[J].ShanghaiJStomatol,2019,28(4):402⁃407.doi:10.19439/j.sjos.2019.04.013.[35]GongFF,ZhuangSY,TangLY.Theuseofultracision⁃harmonicscalpelinparotidsurgery[J].JOralMaxillofacSurg,2015,25(1):59⁃61.doi:10.3969/j.issn.1005⁃4979.2015.01.012[36]MantsopoulosK,GoncalvesM,IroH.Transdermalscopolamineforthepreventionofasalivaryfistulaafterparotidectomy[J].BrJOralMaxillofacSurg,2018,56(3):212⁃215.doi:10.1016/j.bjoms.2018.01.014.[37]MotzKM,KimYJ.Auriculotemporalsyndrome(Freysyndrome)[J].OtolaryngolClinNorthAm,2016,49(2):501⁃509.doi:10.1016/j.otc.2015.10.010.[38]GrammaticaA,PerottiP,ManciniF,etal.Greatauricularnervepreservationinparotidglandsurgery:long⁃termoutcomes[J].La⁃ryngoscope,2015,125(5):1107⁃1112.doi:10.1002/lary.25025.[39]邓刚,李晓光,何悦,等.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手术治疗及并发症预防[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7,15(3):227⁃230.doi:10.19438/j.cjoms.2017.03.007.DengG,LiXG,HeY,etal.Surgicaltreatmentofrecurrentpleo⁃morphicadenomaofparotidglandandpreventionofcomplications[J].ChinJOralMaxillofacSurg,2017,15(3):227⁃230.doi:10.19438/j.cjoms.2017.03.007.
潘朝斌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8月09日 1887 1 7 -
腮腺深叶肿瘤
梁富前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29日 209 0 0 -
腮腺多形性腺瘤(混合瘤)
腮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又名混合瘤,是唾液腺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具有以下临床特点:1)好发于30~50岁,女性多于男性;2)生长速度缓慢,触诊发现肿物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与皮肤或基底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可,无明显压痛,质地中等硬;3)可囊性变:当肿块出现明显分层,触诊发现其间有较软的结节时,应考虑囊性变的可能;4)有恶变倾向:当肿块突然生长迅速,并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固定,甚至出现疼痛或面神经麻痹等症状时,应考虑恶变的可能性。 腮腺多形性腺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因为多形性腺瘤很多没有完整包膜,因此不能作单纯肿瘤切除,可作部分腮腺切除,以减少局部凹陷以及味觉-出汗综合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李晓光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29日 1102 0 0 -
为什么腮腺手术后会出现面部的麻木
腮腺手术是腮腺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在行腮腺手术之后出现面部尤其是耳垂周围麻木的情况属于正常的,因为手术会损伤很多皮下的神经导致出现耳朵麻木感,有的时候血运也会受到影响。传统的腮腺肿瘤切除术,重点强调的是面神经的保护,一般不单独解剖保护耳大神经,在手术进程中,容易切断、牺牲耳大神经主干及各分支,导致术后患者耳垂及耳周麻木。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等等众多神经,随着现在认识的加深,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也加重了对耳大神经的保护,这种腮腺手术后麻木的发生也在逐渐降低。但是一些患者肿瘤生长的部位就在耳大神经的走行区,例如腮腺下级的肿瘤,或者靠近外耳道,耳前区的肿瘤必须要牺牲耳大神经才有可能将肿瘤连同部分腮腺组织一并做完整切除。耳大神经来源于颈丛神经,为颈浅丛神经的最大分支。该神经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深筋膜后,在胸锁乳突肌浅面,向前上斜行到胸锁乳突肌前缘后,在腮腺筋膜表面与颈阔肌深面之间行走。耳大神经是感觉神经,负责耳廓后下部分、乳突区、腮腺-咬肌区下半部分的感觉。当出现耳周皮肤的麻木,可以进行以下的处理(1)可以进行按摩,反复的揉搓耳前耳后还有耳廓周围,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能够有效的减轻耳朵麻木的情况,(2)同时也可以口服一些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类的药物,比如说银杏叶提取物片、胞磷胆碱钠胶囊或者是甲钴胺分散片,都能够有效缓解术后不适的症状。积极处理之后病情应该就会有明显的改善,手术之后需要定期的到医院去复查,同时需要合理的作息,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科普号2022年05月15日 1612 0 1 -
头颈部肿瘤应该如何治疗
头颈部肿瘤主要涵盖以下六个解剖部位的肿瘤:口腔和唇部,鼻腔鼻窦,咽,喉,大涎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甲状腺。包括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其中良性肿瘤对身体健康危害较小,根据解剖部位细胞组成不同可以形成囊肿、腺瘤、神经鞘瘤、乳头状瘤等多种形式的良性肿块,由于良性肿瘤难以通过药物根除,往往逐渐增大,有些肿块还有逐步恶变的倾向,往往也需要择期手术治疗(非紧急手术,可以挑相对方便的时间尽早手术治疗即可)。 头颈部恶性肿瘤种类繁杂,但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尤其在口腔和唇部,鼻腔鼻窦,咽,喉部),大涎腺恶性肿瘤类型及恶性程度多样(常见类型有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等),甲状腺恶性肿瘤最常见为乳头状癌(其余还有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等),少数为淋巴瘤、软组织肉瘤等。 由于分类众多,每个癌种又有不同的分期和优缺点各异的治疗方案,即使专业的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有时也会犹豫,让患者自行选择就更加困难了。笔者在诊治许多的头颈肿瘤患者的过程中,也确实能够感觉到这种难处,在此就头颈部最常见的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头颈部鳞癌”)治疗方案向大家做简要的介绍,便于有需要的患者朋友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头颈部鳞癌主要位于口鼻咽喉处,与面颈部外形、言语、呼吸、吞咽功能密切相关,且邻近颈部重要血管神经,不仅威胁生命健康,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案为手术、放疗、化疗,以及近年兴起的靶向及免疫治疗。每种治疗都有其优缺点,手术治疗是最经典的治疗方式,尽管手术有一定程度的创伤,对于晚期肿瘤往往大范围的切除会牺牲重要器官功能,但是度过手术后短期的风险期后,大多数患者的恢复过程会逐渐稳定。放疗也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不同于手术的切除,放射线可以比较精准的定位在肿瘤上发挥“隔山打牛”的作用,对于患者头颈部的功能保留很有优势,特别是鼻咽癌对于放疗非常敏感,国内外均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但是放疗难免对于周围的正常组织也有破坏,甚至很长时间后有放射线诱发新的肿瘤的风险;另外有的肿瘤对于放疗不敏感,肿瘤复发后由于放射线对周围组织的损害和瘢痕形成,再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会高很多。化疗由于难以通过药物根除头颈部鳞癌,目前主要用于配合晚期患者手术或者放疗的综合治疗。此外还有之前提到的靶向及免疫治疗,可以近似理解为新型的化疗(都属于药物治疗),由于疗效及副反应还缺乏充足的应用经验,目前也仅应用于晚期患者综合治疗或者常规治疗手段失败后的挽救治疗。 对于早期头颈部鳞癌,一般单纯手术或者单纯放疗即可达到根治性的治疗效果,不需要综合治疗增加治疗费用及副作用。早期肿瘤范围一般比较小,手术切除如果不会带来重要功能影响的话,一般首选手术治疗,优点是切除范围清晰,根治效果好,远期的后遗症比较少,治疗周期短(根治性放疗一般需要6-7周治疗时间,费用一般也远高于手术治疗)。尤其对于部分咽喉部早期肿瘤的患者,可以采取经口激光或者经口机器人微创手术的方式,获得快速康复和较高的生活质量。 对于晚期鳞癌患者,由于肿瘤发展快、生存率低、器官功能保留困难,一般均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案,以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高的生活质量。经常采取的模式是诱导化疗缩小肿瘤后,进行保留重要器官功能的手术治疗,然后再追加术后放疗或放化疗(具体根据术后病理报告决定是否添加术后化疗)。对于大手术对器官功能毁损严重(如全喉切除不能正常发声)、患者保留功能意愿强烈的情况,也可以选择同步放化疗(放疗过程中穿插数次化疗),在口咽癌、下咽癌等肿瘤中也可以获得和大手术接近的生存时间(一般会略低些),但是大概率能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其实,在不考虑治疗时间、治疗费用等社会因素的情况下,头颈部鳞癌的治疗往往是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的一种博弈。在这里,作为一个头颈肿瘤外科医生,我们一定是先强调生存时间,没有生存时间作为基础,提高生活质量就是空谈,正如古语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所以一定是先争取“活得长”,后讲究“活得好”。 综上所述,对于头颈部肿瘤,我们首选的方案最好是在现有条件下选择根治效果最好的,尽可能地保留头颈部重要器官的功能,以达到“生存”和“质量”的双重获益。在选择肿瘤外科治疗时,我们往往会考虑生存、功能、美观三要素,但一定是生存>功能>美观,微创技术和美容切口均非难事,但前提是能达到和大手术相似的效果,切勿舍本逐末,否则得不偿失。 最后,我们对于咽喉头颈部的不适,尤其是2-4周不能缓解的,要及时重视并于正规医院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获得头颈肿瘤治疗的最佳效果。
五官我守护,世界您感受!2022年01月18日 2064 9 31 -
腮腺区肿瘤
李晓光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11月10日 468 0 0 -
腮腺肿瘤复发了如何处理
我们前期专门做过两期内容,分别为《为什么口腔癌手术后还可能复发》及《肿瘤专家谈肿瘤之腮腺篇》,里面分别介绍了口腔癌术后存在复发的原因及腮腺肿瘤相关知识(包括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了解了腮腺肿瘤的相关内容及存在复发的可能性。那么,这期我们主要谈谈腮腺肿瘤一旦复发了应如何处理。其实,腮腺肿瘤无论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都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只是恶性肿瘤复发的几率更高,处理起来也更加棘手。其中,多形性腺瘤是腮腺肿瘤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其包膜外不完整及包膜外生长等特性易复发,此外,血管瘤、腺淋巴瘤、腮腺恶性肿瘤均存在一定程度复发率。腮腺肿瘤术后的患者应定期至医院进行复诊复查,及早的发现问题并解决。一旦怀疑复发,应先行B超及CT检查。对于明确复发的患者,应到当地医院或上级医院进行诊治。目前,针对腮腺复发性肿瘤,其首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根据肿瘤部位(位于浅叶)、术中冰冻结果(良性病变)多采用肿瘤及腮腺浅叶切除术;位于深叶者建议腮腺全切术;恶性病变建议扩大切除并行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病变侵犯面神经,术中可切除神经,并行神经移植术。
韩伟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10月10日 1776 0 1 -
腮腺肿瘤术后饮食指导及注意事项
(1) 腮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腮腺主三大唾液腺之一,要功能是分泌唾液,俗称口水。 2、腮腺术后饮食指导: 1)禁食辛辣刺激、过酸、过甜食物(包括水果),清淡为主,避免食荤腥较重食物。荤腥较重食物:目的使残留体萎缩,预防术后积液或涎瘘的发生。腮腺的最大功能是分泌唾液(口水),我们吃饭或看到别人吃美味食物或者较酸的食物时,往往会忍不住分泌口水,由于我们腮腺刚做完手术,局部还未完全愈合,分泌的口水可能会往外走,而不往口腔内流,最终影响伤口愈合。所以,术后饮食注意很重要,不仅自己不能吃,家属也不能当着患者吃,甚至做饭的气味都会影响,患者日常饮食中放一点点盐就可以了,不要放味精等调味料,比如蒸鸡蛋少放一点盐都是可以的。总之,会刺激患者分泌口水的事情都少做。 2)健侧咀嚼: 术后嘱托患者用健侧咀嚼,减轻伤口张力。 3)进食软食:减少因用力咀嚼而增加的伤口张力。同时咀嚼过硬的也会引起唾液分泌。 4)总之,腮腺肿瘤术后患者饮食非常重要!! 特别对于平时食欲比较好的人来说更要注意。如果您术后突然发现伤口处鼓了一个小包,不要太紧张,很可能是局部唾液(口水)积聚,至门诊抽出并之后局部配合加压大部分可恢复正常。对于少部分患者,我们最终也有治疗方法,选择小剂量放疗控制顽固的涎漏 3、腮腺术后为什么要使用弹力套加压? 1)流出伤口内的渗出物:通俗说就是刚手术完,术区肯定会有或多或少液体分泌如果液体不能顺利的流出而滞留于伤口内,就会影响伤口愈合。 2)压迫残留腺体促进其萎缩:腮腺的最大功能是分泌唾液,我们吃饭或看到别人吃美味食物或者较酸的食物时,往往会忍不住分泌口水,由于我们腮腺刚做完手术,局部还未完全愈合,分泌的口水可能会往外走,而不往口腔内流,最终影响伤口愈合,形象地讲就是头套加压可以抑制局部口水往外走了。 3)压迫行使腮腺手术时翻起的肌皮瓣使之与内部创面贴合,利于伤口恢复。通俗说,手术时,肿瘤周围的皮是要掀起来以保证肿瘤彻底切除,手术结束我们会复位回去,加压可以使掀起来的这块皮和底下组织更好的贴合,以利于伤口愈合。同时,部分患者肿瘤切除范围较大,术后局部肿瘤被切掉之后,可能会有一个空腔(即原来肿瘤所占据的位置),加压有利于消除这个空腔。 为便于患者理解,本文用词较口语化,最终解释权以医嘱为准
韩楠男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9月02日 9705 4 21 -
腮腺淋巴上皮瘤样癌
腮腺肿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肿瘤之一,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其中,腮腺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al-like carcinoma) 是一种较罕见的原发性涎腺恶性肿瘤,占涎腺所有恶性肿瘤的0.3%~0.4%。淋巴上皮瘤样癌是分化差的鳞状细胞癌或组织学未分化的癌,伴有明显的反应性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其形态与未分化的鼻咽癌相似。 腮腺淋巴上皮瘤样癌由浸润性生长的肿瘤性上皮和淋巴样组织间质构成。肿瘤来源于导管上皮。肿瘤细胞表达 CK、EMA、CEA 等,具有导管上皮细胞特征,同时在超微结构中,肿瘤细胞有桥粒结构和较多的弹力纤维等上皮细胞特征。镜下,瘤组织在淋巴样的背景中呈片状、岛状、索条状分布,间质中有丰富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可形成淋巴滤泡。 发病机制与地域、种族及EB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在流行地区90%以上与EB病毒相关。EB病毒感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可能机制为宿主感染EB病毒后,EB病毒基因通过与宿主基因整合,抑制宿主体内抑癌基因的表达,使得正常细胞修复及清除功能丧失;同时病毒基因产物 LMP1 作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影响多个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异常分裂,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在肿瘤细胞中,通过原位杂交方法可以检测出 EB病毒DNA 的特异性表达,证实了 EB 病毒与涎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密切关系。 淋巴上皮瘤样癌多发生于大涎腺,约82%发生于腮腺和颌下腺。一般认为,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好发于50-70岁年龄组。早期多表现为质地较硬的无痛性肿块。随着病情进展,肿瘤可与深部组织固定,动度逐渐变差,并可出现感觉异常、麻木、疼痛等不适感,累及面神经者可出现面瘫。多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少见。 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诊断较困难。诊断涎腺淋巴上皮癌,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需排除腺外肿瘤的转移,特别是鼻咽癌转移和腺外低分化癌转移。涎腺淋巴上皮瘤样癌与未分化型鼻咽癌在病理形态学、地区流行性、EB病毒相关性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极大的相似性,诊断时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等明确原发灶,必要时可进行鼻咽活检。 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体的综合治疗,放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淋巴上皮瘤样癌是对放疗敏感的疾病,放疗可以获得满意的局部控制率。
黄郁林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8月22日 4223 0 2
腮腺混合瘤相关科普号
于文斌医生的科普号
于文斌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头颈外科
1万粉丝180.9万阅读
高全文医生的科普号
高全文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烧伤整形医学部
231粉丝14万阅读
李显医生的科普号
李显 副主任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颌面外二科
219粉丝776阅读
-
推荐热度5.0王佃灿 副主任医师北大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颌面部肿瘤 161票
口腔颌面部囊肿 55票
拔牙 10票
擅长:腮腺肿瘤,舌下腺囊肿,口腔癌,颌骨肿瘤。阻生牙/多生牙拔除(仅限名医挂号) -
推荐热度4.9张雷 主任医师北大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颌面部肿瘤 174票
口腔颌面部囊肿 86票
舌癌 51票
擅长:各种常见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诊治,主要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及综合治疗、唾液腺疾病诊治,口腔颌面部及头颈部缺损术后修复,颌面部外伤及畸形修复,面部畸形整复,牙齿导致颌骨疾患(颌骨囊肿,牙源性肿瘤),牙槽外科相关疾病及种植牙,复杂阻生牙埋伏牙拔除,特色: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微创治疗 -
推荐热度4.7单小峰 主任医师北大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颌面部肿瘤 99票
舌癌 54票
造釉细胞瘤 36票
擅长:口腔癌(包括舌癌、颊癌、牙龈癌等等)、口腔颌面部肿瘤、成釉细胞瘤、囊肿的治疗,颌面部缺损的功能性重建,特别是完成复杂骨缺损重建后种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