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04月01日
131
0
0
-
2022年01月09日
714
0
1
-
向丽萍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长期卧床的病人皮肤被压红怎么办?当心极有可能是褥疮初期症状!卧床老人、截瘫病人由于活动受限,无法自主翻身换位,再加上皮肤耐受力较差,防护不当极易生褥疮,一旦发现皮肤被压红,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湖南省中医院创面修复科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医疮疡科室,对于褥疮等慢性伤口的治疗有成熟的方法和体系,很多患者家属在护理过程中,对褥疮初期症状以及皮肤颜色的变化不太懂,因此有必须要专门针对此问题进行详细讲解。褥疮皮肤发红的原因褥疮初期阶段为淤血红润期,主要变现为皮肤红斑迹象,这是由于皮肤长时间受压,血液流动被阻塞进而淤血发红。如果受压情况持续下去,则会失去养分供应逐渐发生炎症和坏死。皮肤发红切不可大意,皮肤对压力的耐受程度比皮下组织强,很多褥疮患者虽然皮肤看似完好,但实际皮下组织已经被压坏,在内部形成皮下空腔坏死。褥疮水泡形成原因由于皮肤被压损伤,局部出现炎症浸润,炎性渗出液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就会形成充血性的水泡,也就是褥疮水泡。对于小的水泡可以直接外用褥疮膏类药物进行修复,大的水泡则需要用消毒后的针或注射器挑破,排出里面的渗出液,然后再上药护理。皮肤发红变黑原因红斑和水泡都是褥疮初期反应,如果这个时候受压情况依然没有接触,或者照护人员没有加强防护,那么红斑就可能发展黑斑,或者出现浅表破溃伤口。皮肤变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皮下组织坏死,导致皮肤成为孤立的组织,持续失去养分而彻底坏死,成为一块“黑死皮”或者“黑斑”,黑皮下方可能包裹大量坏死脓液和组织,处理起来相对棘手。黑皮后期发展方向有两种,其一自然破溃,下方破溃伤口露出;其二,黑皮下方坏死脓液组织持续渗透,牵连正常组织继发坏死,形成深度空腔伤口。第一种情况很好理解,由于黑皮已经坏死,其韧性和耐受力也随之减弱,在摩擦或者挤压情况下自然破损,下方的伤口也就暴露出来。第二种情况则是由于皮肤保护较好,导致坏死黑皮继续覆盖在创面上,而皮下组织由于反复受压持续坏死,产生的脓液组织无法排出体外,会持续向四周渗透,牵连正常组织也发生坏死,形成皮下空腔伤口,横向深度能发展到距离创缘3-6cm。坏死黑皮处理方法坏死黑皮出现的时间越长,皮下空腔的演变越恶劣,因此需要及早到创面修复专科进行诊治,通过简单的清创手术清除创面附着的腐肉坏死组织,使坏腐创面变洁净。对于比较浅的伤口清创之后直接外用药膏,然后纱布包扎处理,深度超过1cm的伤口,或者存在皮下空腔的伤口,则需裁剪纱布制作油纱条填充在伤口内部,使药膏与伤口内壁充分接触作用,保持长效的抗菌护理和生肌长肉修复;也可以采用负压治疗、手术缝合等多种疗法相互配合。褥疮属于慢性伤口,恢复周期与普通伤口相比更长一些,因此要格外注意预防护理。除了做好勤翻身换位之外,还要定时检查受压皮肤,一旦发现褥疮红斑及早涂抹褥疮膏渗透修复。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个褥疮防护小妙招!要判断皮肤是否被完全压坏,有一个很简单的测试方法——指压测试法!皮肤受压部位先用手指按压十几秒钟,然后再松开,如果皮肤从红色变为白色,然后慢慢恢复成正常红色,表明血流畅通;反之,如果血液变成白色后,没有恢复正常血红色,则表明皮肤已经被压坏。湖南省中医院向丽萍皮肤疮疡科主任擅长慢性难愈合伤口、褥疮、糖尿病足、脉管炎、动脉闭塞综合征、感染性溃疡、血管炎、小腿静脉性溃疡等皮肤疮疡疾病2021年02月22日
4100
0
0
-
陈郑礼副主任医师 上海长海医院 烧伤外科 许多伤口迟迟不愈合,学术上称为“迁延不愈”,这样的伤口叫做“难愈性创面”或者“慢性创面”。上海长海医院烧伤外科陈郑礼比如低温烫伤、糖尿病足、褥疮、下肢静脉溃疡、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等,都属于这类问题。很多病友把伤口不愈合的原因归结于受伤早期碰了水,或者没有足够重视。其实,这些都是次要原因,伤口迁延不愈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我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原因及处理方式:先说说大的方面,就像很多人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没出息、运气又不好”一样。创面之所以长不好,概括地来说,是由于“内忧外患”。内忧— 促愈合动力减弱 愈合意愿下降: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说要去做一件很困难的事,刚开始可能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拼了命想去完成。时间久了,眼看没什么进展,也就懈怠了。愈合伤口也是如此,一开始会愈合的快一些,如果一个月以内还无法愈合,机体的愈合意愿就开始下降了。表现为伤口处的生长因子分泌减少,合成代谢降低。这不能怪自己的身体懒,其实也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既然伤口长时间长不上,也就没有必要再浪费宝贵的营养去试图愈合它了。自己没出息,怪不得别人。全身一般情况不佳:很多伤口长不好,和全身的营养情况是有密切关系的,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身体不行了,伤口自然长不好。所以很多人都说:得了压疮就是要死了?其实说反了,人要死了,才会出现压疮,单纯的压疮是可以通过治疗痊愈的。局部供血不足:受伤以后,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会出现障碍。就像汶川地震的时候,之所以很多救援难以实施,就是因为道路受阻,人员和装备都很难运输进入灾区。创面也是一样,毛细血管、末梢神经被破坏以后,要先重建这些基础设施,才能进一步修复创面。下文我也会多次提到创面血液供应的问题,这是伤口愈合很重要的因素,可以说:“血供即正义”——没有血供就无法愈合。 外患—创面感染加重 长辈经常会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小病要积极治疗,拖久了,变成慢性病,就难治了。”比如肺部疾病,要是长时间不能根治,一直咳、痰、喘,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老慢支,肺脏的细胞都纤维化了,要想根治就难了。伤口也是一样的,拖久了,成了慢性创面,创面的内部结构会发生变化,细菌就会在这个温暖的小窝里不断繁殖。所以,创面的愈合最好速战速决,主席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不能短时间内主动出击,打服细菌,结束战斗,就有可能后患无穷。具体来说,导致创面感染的原因有三点:创面深部细菌难以清除创面长时间不愈合,就会越来越厚实,也就是肉芽组织越来越多,凸起高出周围皮肤。这种生理机制本身是为了填充伤口,但同时也会造成细菌在里面囤积。举个例子来说:桌子上的脏东西很容易用抹布清除,地毯里的灰尘就很难弄出来,这是因为地毯是三维结构,有些灰尘在地毯深部,很难清理出来。细菌逐渐熟悉创面环境,筛选出耐药菌在扫黑除恶的斗争中,我们发现,那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黑恶势力往往比较难以连根拔除;那些一时兴起、单打独斗式的作案是很容易被正义的铁拳击碎的。细菌也是一样,在创面上时间久了,对环境就慢慢适应了,对免疫系统的战术也慢慢了解。细菌一代一代繁殖的速度很快,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迭代几万次,总能变异出一个施瓦辛格细菌,特别强悍。以后创面上的细菌都是它的后代,就更难清除干净了。免疫细胞趋化减少,局部抗感染能力差细菌会逐渐适应环境,身体的免疫系统也会逐渐习惯细菌的存在。就和打战一样,如果一个地方久攻不下,士气肯定会低迷。像朝鲜和韩国,实际上目前依然是处于战争状态下,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大家都习惯这种和平的氛围了,要想再打起来,除非发生很大的特殊事件。上面的内忧外患都是大的方向,下面我来具体介绍一下影响创面愈合的具体因素,供各位朋友对照,采取相应的措施。1.感染感染就是局部细菌的含量过高,超过了免疫系统的极限,民间通常称之为“发炎”。形象地说,就是细菌从小打小闹上升到形成团伙了,有根据地了。感染形成的脓液,就是细菌团伙的“水泊梁山”。临床上,感染会造成伤口肿胀、疼痛、甚至裂开,有个人曾说过:“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必须先控制住感染,创面才有可能愈合。2.局部血液循环前文描述,血液循环就像公路,是伤口愈合的基石。良好的血液循环不仅能提供组织再生所需的氧分和营养,而且能促进坏死物质的溶解及控制局部感染。局部受压、血流不畅、过度充血等都将导致血供不佳,进而影响创面愈合。如果患者本身有静脉曲张或者其他血管疾病,比如糖尿病足、“老烂腿”等,就更容易导致伤口迁延不愈。3.异物大部分异物是线头,也有钢板、玻璃等。异物的出现会造成细菌在里面藏身,而免疫细胞又不可能进入异物内部杀死细菌。这就造成了细菌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局面,相当于在海上有了一艘不沉的航母,对周围健康组织的威胁非常大。4.空腔、窦道很多慢性创面都伴有空腔、窦道的形成,这种创面好像一个深的山洞,内壁都是肉芽组织。比如:压疮、外伤后窦道、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等。这种情况的处理和平整的创面完全不同。清洁普通的创面就像拖地,但是空腔和窦道是三维结构。如果一个人仅仅是站在山洞口,不管是用多先进的方法,都是无法把山洞里面打扫干净的。必须走到山洞里面,才可能把藏身其中的东西都清理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窦道也是一样,指望使用一种药膏把口子封住,里面就能自己长起来,是不切实际的,需要采用冲洗、填塞的方式进行处理。5.营养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是创面愈合的原料。这些在正常人体内一般不会缺乏,但创面愈合时的需要量远超过平时,加之病人食欲不佳,营养物质在体内供不应求,导致创面愈合延迟。6.高血糖糖尿病患者较高的血糖状态,会导致渗出的体液含糖量增高,伤口更容易感染。加之多年的糖尿病人通常伴有血管病变,更不利于创面愈合。7.年龄年龄越小,细胞再生能力越强,新陈代谢快,创面愈合得也越快。反之年龄越大,创面愈合就越慢。8.吸烟血液循环中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的结合,降低了对氧的运输能力。而尼古丁会使周围血管收缩,影响伤口愈合。9.心理因素过大的压力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使伤口愈合减慢。10.药物及放疗免疫抑制剂、细胞抑制剂、激素类药物等能抑制细胞再生,对伤口有直接的负面影响。放疗过的伤口尤其难以愈合,甚至有些伤口几十年都会反反复复愈合不了。治疗策略A 全身治疗 在治疗慢性创面的时候,很多患者都会专注于询问创面究竟要使用什么药物,但实际上,全身的治疗同样非常重要。营养支持:伤口愈合需要原料,主要是血液中的白蛋白,这些物质是无法从外界获得的,主要通过饮食补充。所以我们平时会说:“手术后要多喝喝鱼汤,帮助长伤口。”推荐食用鱼、肉、蛋等高蛋白食物。记住:药物只能促进愈合,而不可能用药物来直接愈合伤口。鼓励活动:病人在床上应该多做一些抬高患肢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收缩。同时还能有效防止压疮的出现。下肢伤口要避免负重行走,因为这会导致伤口充血。治疗疼痛:疼痛会刺激血液中炎性介质释放,导致伤口感染加重。所以适当的镇痛是需要的,很多朋友觉得止痛药会上瘾或者有害健康,其实并非如此。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是人体正常分泌的激素,慢性创面病人可以通过注射生长激素促进身体的合成代谢,加速创面愈合。但是会有高血糖的风险,糖尿病病人需要特别注意控制治疗期间的血糖水平。沐浴:还是前面那个脏地毯的例子,如果想要清洁这块地毯,最好将地毯放在大池子里彻底泡一泡,再搓洗干净。但是我们无法搓洗肉芽组织,所以只能通过浸泡的方法,尽可能地将肉芽组织内的脏东西泡出来。沐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供应,起到促进伤口新陈代谢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这里强调一个误区:很多病友认为伤口不能碰水,其实这不但不正确,而且有害。伤口超过3周不愈合,就必须要洗澡了。不然伤口会越来越糟,创面周围的正常皮肤都有可能湿疹。B 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的方法有很多,不仅仅局限于外用药物或敷料,还有很多其他的途径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彻底清创:指的是去除异物、肉芽组织、纤维板。既然肉芽组织里都是细菌,那么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将这些组织一锅端,充分刮干净。这种操作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如果不考虑手术,则可以在换药的时候用刮勺、棉签、纱布等工具,尽力搔刮肉芽组织,最好可以微微出血。那种隔靴搔痒式的换药是没有用的,华佗之所以要为关公刮骨疗伤,悉悉作响,并不是闲的蛋疼或者心理变态,而是清创手术必须要做的彻底才能起到效果。手术扩创:还是举个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说这个事:刚过去的疫情期间,经常可以看到,当一个地区新增病例比较多,各种问题积重难返的时候,中央会果断换帅,所谓“换人如换刀”,重新搭建领导班子,往往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慢性创面也是如此,仅仅是彻底清创,有时候还不行。这时候需要把伤口适当扩大,以启动愈合机制,变慢性创面为急性创面,让身体重视起来,起到促进愈合的作用。使用正确的方法清创消毒:我们平时说的换药,大致包括两个过程:清创消毒和上药。原则是:尽可能减少创面上的细菌含量,换药所做的动作绝大部分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前面说的沐浴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还可以使用消毒水冲洗、湿敷等等。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用一些比较专业的清创设备,比如超声清创仪、水刀等等,可以起到更好的清创效果。即使是仅仅用纱布和棉球清创消毒,也是有很多细节可以推敲的,具体就不展开赘述了。简单来说:消毒就像洗碗一样,用多湿的布擦?擦的用力不用力?擦几遍?有没有用心擦?有没有所有的地方都擦到?这些都决定了碗洗得是不是干净,而用什么牌子的洗洁精,却是次要的。使用正确的外用药物:很多病友纠结于伤口到底用什么药,也会尝试着使用各种偏方,希望可以药到病除。遗憾的是,这种想法很多时候都会落空。在美剧《权利的游戏》里,马王就是乱用草药,最终导致伤口感染而死的。其实,出乎大部分的意料,慢性创面首选药物并不是药膏类的制剂,而应该是泡沫敷料。泡沫敷料是一种类似海绵的医用材料,是目前应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新型复合敷料,具有吸收渗液、平整肉芽的作用。可惜这种医用耗材只能在医院开具,小一点的医院里还没有供应,导致很多需要使用这类耗材的病人并不知道有这么一种敷料。外用生长因子:慢性创面的生长因子分泌减少,我们就可以通过外源性的生长因子进行补充,对于后期创面,建议使用高浓度生长因子外用,以干粉直接喷洒及湿敷为主,需要注意的是:酒精、双氧水、重金属等蛋白变性剂可能会影响产品活性。因此,常规清创后,建议以生理盐水冲洗后再使用生长因子制剂。理疗扩张血管:市场上有很多理疗仪都是采用了这个原理,通过红外线或者灯照,加热局部皮肤,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使用这些产品的时候,务必保持安全距离,并且不要睡着了,不然很容易发生低温烫伤。抬高、按摩及压力治疗促进淋巴回流:慢性创面病人,很多需要长期卧床。这时,肌肉运动会减少,局部的血液供应就更少。所以,医生一般建议采取按摩的方式以促进血液供应和淋巴回流,还可以防止血栓形成。临床上也会使用一些相关的设备,比如:防血栓袜,压力治疗仪。脊髓电刺激扩张血管:这是一种最新的技术,通过将电极放在脊柱里,按一定的频率放电,刺激副交感神经,帮助舒张血管,达到改善下肢和足部微血管循环的目的。一般大的血管堵了,我们可以放支架。小的血管堵了,就只有用这种方法才能比较好的改善症状,比如:下肢严重缺血、糖尿病足、压疮、脉管炎等疾病,都是这种技术的适应症。2020年11月18日
2793
0
7
-
朱保华主任医师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骨伤科 褥疮患者高烧竟然是这些原因引起的!很多褥疮患者刚开始得褥疮的时候可能不太在意,觉得只是个小伤口,慢慢自己就会好的。事实果真如此吗?什么时候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呢?往往是在病人出现了发烧,甚至持续高烧,退烧针也不容易退得下来,这时病人及家属开始慌了,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对此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发烧,往往提示体内有炎症,发生了感染,褥疮病人出现发烧,也就告诉我们创面发生了感染。 褥疮易感染的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1、褥疮局部的机械屏障作用丧失。我们的皮肤有着很强的抵抗能力,拥有完整的皮肤保护,我们才能免受各种病菌的侵袭。褥疮病人的伤口皮肤发生破损,失去了原有的抵抗力,因此容易遭受病菌伤害; 2、渗液及坏死组织可为病原菌提供良好的培养基。通过伤口侵入的病菌,在渗液及坏死组织的滋养下大量繁殖,引起感染; 3、皮肤固有多种机会致病菌,一般正常人体皮肤完全可以抵抗,不易致病。而褥疮病人多伴大小便失禁,可反复污染皮肤,导致病菌的毒性超过了机体及皮肤的抵抗能力,从而造成伤口感染; 4、易受院内感染波及,医院内人员复杂,致病菌较多,体抗力下降的褥疮患者易遭受侵害; 5、患者常有神经性或消耗性疾病基础,且以老年者居多,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难以抵御病原菌侵袭。2020年05月18日
3063
0
0
-
朱保华主任医师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骨伤科 目前,褥疮是长期卧床人员的第一并发症,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症。老年人皮肤老化,修复能力差,使得褥疮难以愈合。对老年人来说,全面了解褥疮,及时做好褥疮的预防尤为重要。下面一起跟随中国褥疮治疗网赵建林主任来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是褥疮? 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组织溃烂坏死。褥疮具有发病率高、病程发展快、难以治愈、治愈后易复发的特点。 二、褥疮的好发部位及原因。 褥疮最常见的部位是身体受压处骨头突出的地方,与老人卧床姿势有很大的关系。 褥疮最主要的成因是压力。当皮肤承受压力超过微细血管终端静脉能承受范围时,血流受阻,组织开始水肿,严重时,皮肤可出现坏死。重复的磨擦或拉扯,如皮肤摩擦到床单、衣物也可诱发褥疮。其它诱发褥疮的相关因素包括:营养不良 (如偏食、生病引致),个人卫生差,缺水,不能活动,糖尿病等。 三、褥疮的临床表现。 褥疮的发生有阶段性,由轻到重,分为四期: 1、瘀血红润期:褥疮受压局部出现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短时间内不见消退。 2、炎性浸润期:由于红肿局部继续受压,血液循环仍得不到改善,局部静脉回流受阻,静脉淤血,局部红肿向外浸润、扩展。皮肤变为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疼痛加剧,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可有水疱形成。若水泡破溃,则可显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 3、浅度溃疡期:水疱破裂,局部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创面有黄色水样渗出物或脓液,疼痛加重 。 4、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肌肉层,甚至达骨膜或关节腔。局部成黑色,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甚至可引起败血症。 四、得了褥疮怎么办? 褥疮的淤血红润期,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如及时去除原因,通过勤翻身、使用软垫、气垫等措施进行改善,可阻止褥疮的继续发展。如果受压处的皮肤出现硬结,疼痛明显时,可选用京万红软膏涂抹在患处。如果发生水疱,不要弄破,应减压并保持干燥、清洁,水疱会自然被吸收、干燥。一旦出现局部的溃疡则不宜湿敷,应该及时去医院,清除坏死组织,并且消毒伤口,开放透气,不要遮捂。 五、 褥疮的预防。 褥疮一旦形成溃疡后很难愈合,轻则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疾病的治疗,重则可感染、并发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所以在照顾卧床的老人时,应以预防褥疮的发生为主。 1、勤翻身。这是预防褥疮最基本、最简单有效的措施。尤其是长期卧床,不能动的老人需要定时翻身,建议至少每两个小时翻一次身。翻身可以按照左卧位、右卧位和平卧位的顺序交替进行。在翻身时可以使用软枕、海棉垫等保护,防止老人跌下床。在翻身时不要用力拖、拉、拽、扯。 另外,可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辅助用具,达到勤翻身,预防褥疮的目的。 2、保持床铺和皮肤的清洁干燥。大小便、汗液等潮湿刺激是褥疮发生的诱因,因此有汗液、尿液及便渍时应该及时擦拭干净。使用润肤乳等保护皮肤的柔软和弹性。保持床铺的干净整洁,及时更换床单。在足部等骨头突出的地方和床底之间垫软垫。 3、加强营养。虽然营养不良不会直接引起褥疮,但缺乏营养会使皮下脂肪变薄。长期卧床和疾病消耗引起的消瘦会减少老人皮肤和骨头之间的缓冲,增加了局部皮肤的受压和褥疮发生的风险。因此充足的营养摄入,可以预防褥疮,同时也有利于损伤组织的愈合。 六、预防褥疮需要避免的误区。给卧床老人清洁身体时,宜用温湿的毛巾和柔软干毛巾依次擦拭皮肤,动作轻柔。但应避免频繁、过度的清洁皮肤。不建议对局部发红皮肤进行按摩,因为按摩可能会加重皮下组织的受损。不要使用碘酒或酒精等刺激性的消毒剂擦拭皮肤,避免在局部创面使用冰敷、吹风机或各种电热治疗仪等。 虽然褥疮易发、难治,但我们可以通过提前预防、早期发现等将褥疮的危害降低,避免卧床老人出现褥疮。2020年05月17日
1138
0
0
-
乔震宇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外科 褥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对于瘫痪病人来说,褥疮是很危险的,一旦护理不到位极易患上褥疮,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有的患者因为不堪痛苦,选择轻生。下边介绍一下为什么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患褥疮呢?并介绍一下褥疮的分期症状。 褥疮的医学名称叫“压力性溃疡”,因为造成溃疡的主要原因就是压力。“这个压力不是普通的压力,而是长期的持续性的压力。很多人以为‘长期’的意思是起 码两三天或者更长,但实际上‘长期’指的仅仅是两小时。也就是说如果对身体某个部位施加持续性压力达两个小时,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其实皮肤内部的细 胞和血管已经开始损毁,这就是褥疮的开始。”专家说。 不少市民都觉得这个”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患褥疮“很不可思议——我们平时睡觉经常超过8个小时,坐在椅子上也是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为什么没有生褥疮呢?一般来说,长期卧床体质衰竭、翻身活动不方便及肢体感觉障碍的病人最易发生,过度消瘦、过度肥胖、水肿、动脉硬化等都能促使褥疮形成。 褥疮总共分为四期,从现象观察最初只是红斑显现,接着可能溃烂成孔,随后不断变大、腐烂,最后发展到骨头坏死。褥疮常伴发细菌感染,特别是绿脓杆菌感染可诱发骨膜、骨髓炎乃至败血症,可引起死亡。 专家介绍,临床表现95%以上的褥疮发生于下半身的骨隆突上;67%的溃疡发生于髋及臀部周围;29%发生于下肢。比较典型的褥疮发生部位为骶骨、股骨大转子、坐骨粗隆、足跟及外踝。这些解剖部位是患者经常不变换体位时产生褥疮最危险的部位。 以上介绍了长期卧床的病人易患褥疮,对于瘫痪病人来说,本来就已经很痛苦,假如在患上褥疮无疑是伤口撒盐。作为家长有长期卧床的病人来说,一定要学会护理,要有耐心,勤翻身,注意讲究卫生、勤换衣物。有条件的话,尽量在轮椅上推出了见见太阳。2020年04月28日
1560
0
0
-
朱保华主任医师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骨伤科 合肥长淮中医院中医疮疡科,近日来为诸多糖尿病足、顽固性溃疡及褥疮患者进行了清创手术。 下面为一例褥疮患者的手术过程。该患者57岁,4岁得了软骨病,10岁起卧床不起,至今由80高龄老母亲照顾。 术前消毒 手术清除脓腐组织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一直很紧张 术后使用VSD敷料缝合伤口 术后第三天进行创口护理 合肥长淮中医院中医疮疡科的护士们,目前每1小时对术后患者进行一次循环卧位翻身,以俯卧和左右侧卧位为主。 【合肥长淮中医院中医疮疡科温馨提示一】 哪些危险因素会引起褥疮?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所致组织溃烂坏死,是昏迷、瘫痪、糖尿病及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常见的并发症。褥疮一旦形成,不仅加重病人病情,并可间接引起病人的死亡,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一、外部因素。 压力是引起褥疮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剪力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险性。 局部外伤及感染:擦伤或皮肤破损,易招致感染,使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降低。 局部温度: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使细胞代谢率增高,而降低对缺氧的耐受性。 局部湿度:皮肤湿润过度时,组织便松软而脆弱。比如:大小便失禁及局部透气不良,如穿纸尿裢。 二、内部因素。 大小便失禁或出汗引起潮湿,不清洁刺激导致皮肤浸渍、松软,易为压力、剪力、摩擦力所伤,而形成褥疮。 三、身体自身因素。 1 高龄。高龄老人皮肤生理功能发生变化,皮下脂肪和皮脂腺减少,汗腺萎缩,对凉、热、湿等局部刺激感觉不敏感,从而不易早期发现问题以致形成褥疮。 2 长期卧床或全身营养状态低。长期卧床造成循环滞缓,严重影响皮肤破损的修复能力及抗感染能力。全身营养障碍会减少体内蛋白质合成,出现肌肉萎缩。一旦长期受压,骨隆突处的皮肤就要承受外界的压力和骨隆突处对皮肤的挤压力,受压处的皮肤就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很容易引起血液的循环障碍,出现褥疮。 3 其他因素。有统计表明吸烟者发生褥疮是非吸烟者的4倍,吸烟量与褥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骨折、风湿性疾病等增加发生褥疮的危险。 褥疮多发于以下部位 【合肥长淮中医院中医疮疡科温馨提示二】 长期卧床者身体组织的长时间受压,身体组织供血不足,容易引发褥疮,因此我们要多给不能自理的患者勤翻身,一到两个小时翻身一次,避免身体骨突出位置继续受压,建议一种卧姿是:身体背部跟创面成30°夹角,然后用垫子固定身体,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身体骨突出组织的继续受压。 给患者做好室内卫生:要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勤晾晒被褥,保持干燥的生活环境;经常给患者擦洗身体,避免身体皮肤的细菌滋生感染身体皮肤组织;经常换洗贴身衣物。 给患者补充营养。一般长时间卧床,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这类患者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蛋类、瘦肉类、鱼肉、牛奶要多补充;要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多吃绿色蔬菜、多补充水果比如海带、木耳要多补充些。 给患者多做按摩。对瘫痪卧床的病人来说,自己无法做任何的翻身和个人护理,我们作为家人或者护理人员要给患者做按摩,对于受压的部位做按摩,疏通经络,促进活血。 合肥长淮中医院中医疮疡科,专业手术清创,全力为褥疮患者及家属解决痛苦。合肥长淮中医院中医疮疡科,祝愿褥疮患者们早治疗、早治愈,回归健康生活。2020年04月21日
1297
0
0
-
乔震宇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外科 (一)发病原因 系身体局部长期受压使血液循环受阻,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而发生水疱、溃疡或坏疽。一般来说,长期卧床、体质衰弱、翻身不便及肢体感觉迟钝者易患褥疮,临床上多见于以下三类患者: 1.昏迷及瘫痪病人。 2.卧床不起,体质衰弱的病人。 3.骨折后长期固定或卧床的病人。 (二)发病机制 以上原因所致的长期压迫且集中于身体某一部位,足以使局部血循环受阻而导致组织缺氧,从而引起组织损伤和坏死。若继续受压会导致全层皮肤坏死缺损。产生的溃疡易导致细菌感染。由于溃疡基部及边缘的毛细血管和静脉淤血,加之逐渐形成大量肉芽组织,使溃疡或坏疽区在皮下迅速穿凿扩大,于数天内可使其直径达3~6cm,穿凿范围可距边缘8~10cm,向深部发展可累及骨膜甚至骨质,引起局灶性骨膜炎或骨髓炎。2020年03月24日
1016
0
0
-
张涛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创面修复科 肝癌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会产生消瘦,全身乏力而易导致褥疮的发生。造成褥疮发生的原因有:①局部的压力摩擦及测移;②局部组织缺血坏死;③局部潮湿,受排泄物刺激;④摄人营养不足。褥疮的出现按时间先后主要表现为淤血红润,红疹,水泡,破溃,局部组织坏死,甚至溃烂,最后侵袭肌膜。肌肉。骨骼等深层组织。一旦发生褥疮,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病程,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加强基础护理,杜绝褥疮的发生。褥疮的有无是判断护理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下面介绍具体的护理措施: 1、预防褥疮 (1)促使患者活动或移动。不能移动的患者,协助其翻身,每2小时一次;稍能活动的患者鼓励在床上活动,或在家属帮助下进行肢体锻炼。 (2)指导=患者正确的翻身方法,勿拖动,以免摩擦使皮肤破损。 (3)久卧或久坐时,应在骨突处置小垫,以防局部受压,可用纱布垫架空脚跟。 (4)每天用红花乙醇按摩骨突处,预防褥疮的发生。 (5)保护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拭净皮肤,对被排泄物和汗液弄脏的衣服应及时更换。皮肤干燥者可用滋润霜涂擦。 (6)必要时可用水垫或气垫床。 (7)给予充足的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不能进食者可用鼻饲法或静脉外营养。 2、促使褥疮愈合 (1)I期褥疮: 按摩局部皮肤,每天10次。应用气垫架空淤血部位,避免局部再受压,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肢体锻炼。 (2)II期褥疮:用清创破溃处,可促进炎性渗出,加速止痛、去腐、生肌进程,防止伤口脓肿溃烂,帮助创面肉芽、皮肤的生长,促进伤口愈合。有水泡者用无菌针筒抽吸水泡内液体,消毒针眼处并用无菌纱布覆盖。 (3)III、IV期褥疮:应伤口换药。选择合适的敷料盖住伤口,在伤口处直接加压。以免患者出血不止(肝癌患者凝血功能差)。2019年11月11日
1301
0
0
褥疮相关科普号

陶海荣医生的科普号
陶海荣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北部院区
骨科
46粉丝3.2万阅读

何志医生的科普号
何志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
医疗美容与整形中心
701粉丝21.7万阅读

曹元成医生的科普号
曹元成 主任医师
淄博市中医医院
内科
804粉丝134.3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