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恺主任医师 上海瑞金医院 血液科 一.什么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影响血液及骨髓的恶性肿瘤,它的特点是产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在骨髓内聚集,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并且能够通过血液在全身扩散,导致病人出现贫血、容易出血、感染及器官浸润等。 二.病理病因机制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发生于造血干细胞水平上的克隆性疾病,细胞呈恶性增生,以细胞成熟障碍为特征,临床为一慢性过程,大量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脾脏明显肿大以及新陈代谢增高等表现。 三.临床分期 四.临床表现 1.患者发病年龄以30-40岁居多,儿童少见。 2.CML进展缓慢,所以很多病人没有症状,但根据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数量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三个期: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其中,大约有90%病人诊断时为慢性期,每年约3%至4%慢性期进展为急变期。早期的病人,白血病破坏骨髓正常造血功能,浸润器官,引起了明显但非特异的症状。包含有: a.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或活动后气促等; b.反复感染且不易治好:主要由于缺少正常的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 c.出血倾向:容易出血、出血不止、牙龈出血、大便出血及月经不规则出血等,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 d.脾大、不明原因的消瘦及盗汗等。 五.临床治疗 1.慢性期 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疾病进展和维持血细胞在正常范围,可以使用羟基尿、干扰素或格列卫等。某些年轻病人可以考虑干细胞移植以获得治愈的机会。 治疗方案: 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最佳推荐) (1)伊马替尼 400mg 口服 1/日。 (2)尼罗替尼 300mg 口服 2/日 (3)达沙替尼 100mg 口服 1/日。 2)配型相合的相关或无关供者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无法耐受时考虑)。 加速期和急变期 2.疾病进展加快,需要更加强烈的方案,治疗的目的是清除白血病细胞,恢复骨髓造血功能或回到慢性期。 治疗方案: 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尼罗替尼 或者达沙替尼 2)配型相合的相关或无关供者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无法耐受时考虑)。 3)可采用新药临床试验。 一些病人诊断时外周血出现大量的白细胞,引起血液循环阻力增大及血管堵塞,引起出血或高凝血症等,需要通过白细胞分离术或化疗来降低白血病细胞数量。同时需要大量补液,将细胞坏死释放出来的毒性物质排除体外。2021年06月28日 2617 6 27
-
尹俊杰副主任医师 新乡市中心医院 血液科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于1845年由Gragie等首先记载,,全世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并不一致,以澳大利亚为最高,美国、日本、哥伦比亚、加拿大次之。国内资料表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率为 0 . 36 /10万,在各类白血病发病率中占第 3位。本病可见于各年龄组,在美国以青年及中年人居多,我国以中老年人为多,其中50 -59岁年龄组形成一高峰。 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 3:2。( 一)起病特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起病缓慢,其自然病程包括无症状期、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 4个阶段,多数患者是在症状出现之后方去就诊并得以诊断。 只有极少数患者在体检和因为其他原因检查血液时才发现血液异常,此时脾脏可能已有轻度肿大或不肿大。Kamada及Vchino研究了20例无症状时诊断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其中16例为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定期随访中发现的,4例为白细胞<42xl09 /L时诊断的,所有患者皆出现Ph染色体,而其中10例患者白细胞< 14 xl 0 9 /L时已发现。 说明Ph染色体阳性克隆在白细胞异常之前即取代正常髓系造血细胞。 如果以白细胞开始上升至白细胞达100xl0 9 /L这段时间为临 床前期(时间平均为9个月),并以白细胞在此期增长速率代表白细胞克隆的增长速率,那么即可推算出染色体开始出现异常至出现典型症状这段时间约为6.3年,该期即被命名为增殖期,如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确诊后中位生存期为 3.5年计算,整个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中位生存 期约为9. 8年。(二)慢性期本病最早出现的自觉症状是乏力、头晕、腹部不适等表现,也可出现全身不适、耐力减低、恶心等症状。也可表现为基础代谢增高的特点,如怕热、盗汗、多汗、体重减轻、低热、心悸和精神紧张等。 随疾病进展,可出现器官增大相关症状,如脾大会引起腹胀、左上腹沉重感或左上腹疼痛、食后饱胀感等。早期出血症状少见,后期约有30%患者表现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及消化道出血,女性可有月经过多,颅内出血少见。骨痛、关节痛是初诊时少见的症状,可因脾周围炎或脾梗死而表现为急性左下胸或左上腹剧痛。消化道溃疡较正常发生率高,可能与组胺释放过多相关。罕见的症状为痛风性关节炎,常与高尿酸血症有关。阴茎异常勃起,可能与白血病浸润或海绵体 血栓所致。最常见的体征是脾大、面色苍白、胸骨压痛。肝大、淋巴结肿大、皮肤紫瘢也可见。40% ~70%患者在初诊时脾脏在肋下10cm左右,通常无触痛。 如有脾周围炎可有触痛或摩擦感。胸骨压痛常局限于胸骨体。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可触及淋巴结肿大。早 期多无面色苍白,随病情加重而显著,如伴有骨髓纤维化则更为明显。晚期常伴有髓外浸润表现。实验室检查:一般来说,实验室检查异常经常出现于症状出现之前,约有 15%的患者是在无症状时依据实验室检查发现而确诊。白细胞数增加是本病的显著特征,诊断时白细胞通常在(30~90) xl09 /L, 少数高达100xl09/L以上。白细胞数增加与脾脏肿大呈正相关性。分类以成熟粒细胞为主,可见到各阶段原始及幼稚粒细胞,以中幼粒及晚幼粒细胞为主,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10%。多数患者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多。本人认为相当一部分病人因体检就诊。其中还有一个经常无偿献血的患者,因血站当时以其血液不合格让其到医院就诊,当时白血病细胞已大于100,xl09 /L其后予以进口药物维持治疗6年,目前仍存活。2019年10月18日 2798 1 2
-
刘兵城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血液内科 白细胞数升高是本病的显著特征,诊断时白细胞通常在25×109/L以上,一半以上患者白细胞大于高达100×109/L以上,未治疗的患者白细胞进行性升高。白细胞数增加与脾脏肿大呈正相关性。分类中可见到各阶段原始及幼稚粒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比例/绝对值增加。中性粒细胞功能轻度异常,粒细胞数量的显著升高可弥补粒细胞功能的缺陷,因此CP期患者罕有发生常见或机会型感染。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早期可正常,血片中可以见到少量有核红细胞,尤其是合并骨髓纤维化的患者。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偏高,临床溶血罕见。疾病发展过程中因出血、溶血、骨髓红细胞生成减少而出现血红蛋白下降。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红细胞改变很少,部分出现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加,红细胞畸形罕见,例如椭圆形或不规则性红细胞。血小板多数增高或正常,50%患者血小板在诊断是升高,中位水平为400×109/L,部分可达1000×109/L以上,增高程度与白细胞水平无相关性。血小板形态正常,功能多异常,尽管血小板升高,但血小板升高相关的血栓性事件少见,血小板功能异常相关的出血时间亦少见;少数患者血小板可减少。CML患者诊断时淋巴细胞总数升高,主要是T辅助和T抑制细胞数增加,脾脏的T淋巴细胞亦增加。B淋巴细胞数无明显增加。本文系刘兵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2018年05月29日 23706 1 1
-
刘兵城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血液内科 CML起病缓慢,其自然病程包括无症状期、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4个阶段,多数患者是在症状出现之后方去就诊并得以诊断。只有极少数患者在体检和因为其他原因检验血液时才发现血液异常,此时脾脏可能已有轻肿大或不肿大。无症状期:患者无明显不适,部分患者常规体检发现血常规异常而就诊。部分研究显示CML致病性的Ph染色体阳性克隆在白细胞异常之前即取代正常髓系造血细胞。Ph染色体开始出现异常至出现典型症状(白细胞达100×109/L)时间约为6.3年。慢性期: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头晕、腹部不适等,伴有基础代谢增高的相关症状,如怕热、盗汗、多汗、体重减轻、低热、心悸和精神紧张等。脾脏肿大引起的相关症状常见,如腹胀、左上腹沉重感或左上腹疼痛、食后饱胀感等。出血症状少见,尤其是疾病早期,后期约有30%患者表现不同程度的出血,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脏器出血少见。骨痛、关节痛是初诊时少见的症状,可因脾周围炎或脾梗死而表现为急性左下胸或左上腹剧痛。消化道溃疡较正常发生率高,可能与组胺释放过多相关。罕见的症状包括痛风性关节炎,常与高尿酸血症有关;阴茎异常勃起,可能与白血病浸润或海绵体血栓所致。进展期(包括加速期和急变期):加速期是CM L进入急变期的过渡阶段,也是患者病情恶化的转折点,其临床表现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加剧的过程,难以绝对分开,并且约有20%~25%的患者不经加速期而直接进入急变期。进展期在临床上以不明原因的低热、乏力、纳差、盗汗、消瘦加重为特点,伴有与白细胞不成比例的脾脏迅速肿大伴压痛,淋巴结突然肿大, 胸骨压痛明显和骨骼发生溶骨性变化而骨骼疼痛等体征,贫血常进行性加重,对传统药物白消安或羟基脲治疗无效。进入急变期,除伴有上述症状外还表现为全身骨痛,肝、脾、淋巴结肿大, 髓外浸润表现如皮肤结节,睾丸浸润,阴茎异常勃起,眼眶浸润出现绿色瘤等。 严重的中性粒细胞缺乏常导致难以控制的细菌、真菌感染,表现为持续高热不退,甚至发生败血症。严重的血小板缺乏引起出血趋势加重,甚至发生脑出血而死亡。CML最突出的表现除上述主观症状不适外,最明显的体征是脾大、面色苍白、胸骨压痛。肝大、淋巴结肿大、皮肤紫癜也可见。脾肿大程度不一,轻则肋下刚及,重则达脐部,甚至于盆腔。40%~70%患者在初诊时脾脏在肋下10cm左右,脾肿大程度与患者病情、病程及白细胞数密切相关。胸骨压痛也是常见的体征。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可触及淋巴结肿大,以颈部、锁骨上窝及腋窝多见。面色苍白也是本病特征性改变,早期可不明显,随病情加重而显著,如伴有骨髓纤维化则更为明显。本文系刘兵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2018年05月29日 6610 1 0
相关科普号
孙国瑞医生的科普号
孙国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胃肠外科
948粉丝4.6万阅读
孙兆刚医生的科普号
孙兆刚 主任医师
泰安市中心医院
血液内科
21粉丝2万阅读
赵明峰医生的科普号
赵明峰 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血液科
331粉丝42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