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半切征是指由脊髓某节段半侧或部分损害引起病损平面以下同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深感觉消失,精细触觉障碍,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肢体痛温觉消失及双侧触觉保留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发生于颈椎。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检查
- 5治疗方式
- 6注意事项
- 7预后
发病原因
脊髓半切征的发生主要见于能导致脊髓半侧受损的疾病,主要包括外部压迫及脊髓内部病变两大方面。
常见的非疾病原因
- 外伤因素:临床最常见的原因为外伤所致的急性脊髓贯穿伤,最终导致脊髓半切征的发生
- 早期放射性脊髓损伤
- 医源性因素:脊柱相关手术可能导致相关表现
常见的疾病原因
- 脊柱骨折
- 脊髓血肿
- 前脊髓综合征
- 后脊髓综合征
- 脊柱椎间盘突出
- 脊髓硬膜外囊肿
- 脊髓内肿瘤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
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
其他症状
- 原发疾病症状若为刀刺伤,则存在皮肤和肌肉的刀刺损伤。
- 若为脊柱脱位引起,则症状出现突然,有外伤史,同时伴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
- 血肿压迫引起的患者,则有血肿形成的病史,比如近期手术史,自发出血的病史等。
- 脊髓炎的患者症状出现较快,有发热病史。
并发症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肺部感染、体温失调、心理抑郁、心理障碍等。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病史、脑脊液检查、脊柱 X 线片、CT 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脑脊液检查:是常用的神经系统疾病检查方法,对脊髓疾病病因的筛查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 脊柱 X 线片:对于脊柱损伤重点观察有无骨折、错位、脱位和椎间隙狭窄等。
- CT 检查:能确切显示肿瘤位置和肿瘤与脊髓的关系,显示肿瘤与相临椎体的位置关系,以及有无骨质破坏。
治疗方式
无外在压迫和脊髓内部肿瘤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外固定、药物治疗及高压氧治疗等;存在脊髓外部压迫者,需要手术去除压迫。
药物治疗
对于无外在压迫和脊髓内部肿瘤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包括营养神经药物、神经功能保护药等。
手术治疗
- 若脊髓存在外部压迫,比如脱位、椎间盘突出、血肿压迫等,常需要手术去除压迫。具体的手术方式应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手术切除压迫后需行脊柱内固定等稳定手术。
- 有些脱位通过检查未发现压迫症状,但存在脊柱的不稳定,这种情况也需要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 对于无外在压迫和脊髓内部肿瘤者,还可采用外固定使局部稳定,如颈托和牵引。
- 还可以使用高压氧治疗。
注意事项
- 均衡膳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补充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及水果。
- 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 保证充足睡眠,注意劳逸结合。
- 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应遵医嘱服用药物。
- 家属应给予心理支持,使患者树立信心,积极对待疾病。
- 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和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预后
疾病的预后与病因和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 若由于脊髓内肿瘤引起,则预后较差,若由于外部慢性压迫引起,在早期去除压迫,预后较好。
- 而对于脱位造成的脊髓损伤,则应根据损伤的程度来判断。
- 由脊髓炎症引起的脊髓损伤,早期诊断和治疗后预后较佳。
- 若由于刀刺伤引起,则恢复较为困难。
总之,脊髓半切损伤是脊髓不完全损伤的一种,预后较完全性脊髓损伤好。
脊髓半切征相关科普号
上官磊医生的科普号
上官磊 副主任医师
西京医院
骨一科(关节外科/运动损伤科)
2117粉丝50.2万阅读
杨民医生的科普号
杨民 主任医师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
298粉丝4.4万阅读
张东锋医生的科普号
张东锋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533粉丝31.6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检查
- 5 治疗方式
- 6 注意事项
- 7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