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脂质成分和炎性物质沉积在动脉血管内壁,形成外观像粥样的斑块,使动脉变窄变硬,阻碍血流。它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影响身体内的大中动脉,如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
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男性发病率高于绝经期前女性,绝经期后两性发病率相似。近年来发病年龄不断呈年轻化趋势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脂质成分和炎性物质沉积在动脉血管内壁,形成外观像粥样的斑块,使动脉变窄变硬,阻碍血流。它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影响身体内的大中动脉,如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
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男性发病率高于绝经期前女性,绝经期后两性发病率相似。近年来发病年龄不断呈年轻化趋势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缓慢的进行性疾病,可能早在童年时就开始了。本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研究表明,本病是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
主要危险因素
其他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大、中动脉,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血管狭窄,累及不同器官时可出现相应的缺血症状。
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和评估,具体检查如下: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首先要改善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可以使用药物帮助降低胆固醇、控制高血压,并积极处理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因素。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或介入治疗。
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是目前常用来治疗动脉硬化等各类血管狭窄疾病的微创介入疗法。患者术后仍需坚持药物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冠脉搭桥”。这是一种外科手术,医生会将患者自身的动脉或静脉,搭接在冠状动脉上,绕过粥样硬化病变的狭窄部位,在其旁边搭建“一座桥”,使血液到达病变远处的心肌。适用于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不适合介入治疗者。
动脉粥样硬化是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在病情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加以干预,都可以改善其结局,及早干预有助于预防出现严重并发症。
卢彪医生的科普号
卢彪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
老年病科
87粉丝21.4万阅读
季相国医生的科普号
季相国 主治医师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血管外科
84粉丝2.4万阅读
邓一鸣医生的科普号
邓一鸣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脑血管病中心-介入神经病学科
4279粉丝2.8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