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

就诊科室: 普外科  肛肠科  胃肠外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营养与饮食
  • 8注意事项
  • 9康复锻炼
  • 10预后
  • 11学术/新进展

介绍

肠梗阻是指肠道里的食物、气体等在通过肠道时受到“阻碍”,无法正常通过肠道排出,并引起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症状,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癌性肠梗阻康复之路:化疗挑战多,抉择需谨慎!

邓运宗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肿瘤科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肠梗阻的病因可以分为三类:机械性原因、动力性原因及肠管缺血。

  • 机械性原因:即肠腔受到压迫或肠道内物质堵塞,堵塞肠腔的包括粪便、肠内结石、寄生虫、肿瘤等,肠扭转及肠套叠也可引发肠梗阻,术后的小肠黏连也是肠梗阻的常见原因。
  • 动力性原因:主要是肠道麻痹,肌肉运动功能出现障碍,通常发生在腹腔手术后。
  • 肠管缺血:当供给肠管的血管被堵塞后,其所支配的这段肠管就会丧失蠕动能力,出现肠梗阻。这种缺血引起的肠梗阻通常会很快引起肠坏死,后果比较严重。

危险因素

  • 腹部手术和骨盆手术有诱发肠粘连,发生肠梗阻的可能。
  • 腹部肿瘤,尤其是进行过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的患者。
  • 克罗恩病,可能导致肠壁增厚、肠腔变窄,引起肠梗阻。
  • 长期便秘,粪块堵塞导致肠梗阻。
  • 饮食不当,爱吃油腻的食物(如猪油等)、爱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柿子等)、喜欢吃生肉等,易导致肠道内出现结石、寄生虫等异物,也容易引发肠道炎症,从而导致肠梗阻。
  • 先天性者较少见,约占 5%,如卵黄管退化不全;或由于胎粪性腹膜炎而导致腹腔广泛粘连诱发肠梗阻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高血糖是如何引起肠梗阻的?

贾钰华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内科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

根据梗阻的位置、程度和原因的不同,本病的典型症状为“痛、吐、胀、闭”,既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其他症状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 脱水:频繁呕吐和严重腹胀患者可出现脱水,主要表现为口唇干燥、眼窝深陷、皮肤无弹性、心跳加快、尿量减少等。
  • 乏力:血钾过低者有疲软、乏力、嗜睡和心律失常等症状。
  • 发热:伴有腹腔感染者,同时有畏寒、发热等症状。
  • 休克:因肠管缺血引起肠梗阻的患者全身症状最突出,早期即可能出现虚脱,很快发生休克(血压降低、脉搏细快、面色苍白或发紫、四肢湿冷)。

并发症

未经治疗的肠梗阻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包括:

  • 肠穿孔、肠坏死:肠壁充血水肿,通透性增加,严重时肠管可因缺血坏死而溃破穿孔,引起细菌性腹膜炎。
  • 腹腔脓肿:肠梗阻时间过长或发生绞窄时,肠壁和腹膜常有多种细菌感染,引起腹膜炎,脓液或肠内容物在肠间隙聚集形成腹腔脓肿。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肚脐上疼痛是怎么回事

樊毅 主治医师 达川区河市镇中心卫生院 普外科

如何预防

本病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 积极治疗肠结核、克罗恩病等肠道疾病。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
  • 对患有腹壁疝的病人,应予以及时治疗。
  • 腹部大手术后及腹膜炎病人应很好地胃肠减压,减轻或避免腹腔感染发生。
  • 早期发现和治疗肠道肿瘤,定期复查。
  • 手术后尽早下床,适量活动。
  • 饱食后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发生肠扭转。
  • 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适量使用通便药物。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怎么预防肠梗阻?

姚云峰 主任医师 北京肿瘤医院 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腹部 X 线平片:目前诊断肠梗阻最快速的检查方法,通过腹部成像判断有无肠梗阻以及梗阻的部位。
  • 腹部 CT 检查:对于肠梗阻的诊断更为实用,在鉴别梗阻部位、识别危险情况、排除并发症方面更有优势,可了解腹腔积液的情况,并能辅助诊断疝嵌顿、腹内疝等少数病因引起的肠梗阻。
  • 电解质、血气分析:可用来监测由于肠梗阻造成的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的情况。
  • 体格检查:患者腹部可见肠型或蠕动波,可有肠鸣音亢进、腹部压痛等,如有上述体格特征需考虑肠梗阻可能。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请问如何判断是否是肠梗阻?腹部x光显示没有梗阻可以排除吗

陈修利 副主任医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治疗方式

肠梗阻的治疗原则为解除梗阻及纠正因肠梗阻引起的全身生理紊乱。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需根据肠梗阻的原因、性质、部位、全身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基础治疗

无论是否采用手术治疗,均需进行基础治疗。

  • 胃肠减压:减少胃肠道积存的气体和液体从而减轻肠腔膨胀,有利于减少肠壁水肿和恢复肠壁血液循环。除此之外,减轻腹压也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
  •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补液治疗及补充电解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患者尿量等指标。
  • 抗感染:肠穿孔或肠道菌群移位可导致较为严重的感染,应积极采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降低肠梗阻的死亡率,此外,肠梗阻可能导致肺部感染发生,应给予抗感染治疗。
  • 抑制胃肠道液体分泌:适当使用抑酸药甚至生长抑素等药物,有助于减少胃肠道内液体分泌,减轻梗阻。
  • 肠道解痉:缓解肠道痉挛症状,减轻疼痛。
  • 吸氧:缓解因腹压增高而造成的对肺功能的影响。

药物治疗

  • 目前暂无特效药,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抗感染和缓解休克等。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梗阻、恢复肠腔通畅,治疗方法包括粘连松解术、复位术、造瘘术和肠切除吻合术。

  • 粘连松解术、复位术:通过手术,将患者肠部病变处粘连的肠管进行松解。若是存在肠套叠,则要进行复位术将异位的肠管复位。
  • 造瘘术:造瘘术是为了防止肠管内部感染,因为在切除手术或吻合手术后易出现粪便漏出的问题,所以一般在切除手术及吻合手术前,先进行造瘘术。
  • 肠切除吻合术:肠梗阻最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将肠病变处的组织切除,再将切口处进行缝合,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见疑问

问:肠梗阻一定要手术治疗吗?

答:肠梗阻的治疗要看梗阻的部位和肠壁血液循环有无障碍而定。

  • 经过检查如认为肠壁血液循环良好的单纯性肠梗阻可先进行非手术治疗。一般经过6-12小时不见好转,则改为手术治疗。
  • 如果是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梗阻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就需要釆取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癌性肠梗阻康复之路:化疗挑战多,抉择需谨慎!

邓运宗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肿瘤科

注意事项

  • 用药注意事项:服用抗生素期间,可能会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出现这些症状后需及时就医。
  • 定期复查: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应每月复查一次,防止梗阻复发。治愈后,也要坚持每年至少复查一次。
  • 术后注意事项:局部肠道切除手术后,患者一般要禁食及胃肠减压 1-2 天,待肠功能恢复后再进食。
  • 饮食:应多吃易消化、质软少渣、无刺激性的食物,如鸡蛋、烂米粥、细面条等,少吃粗纤维较多食物,如魔芋、海带等。勿暴饮暴食,可选择少量多餐。
  • 生活习惯调整:避免餐后剧烈运动;注意休息,规律作息;保持排便通肠,避免用力排便,如便秘可采用调整饮食、腹部按摩或是给予缓解剂的方式;禁烟禁酒;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从就医开始,癌性肠梗阻患者如何选择医生给出的诊疗建议!

邓运宗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肿瘤科

预后

经过正规治疗后,患者一般能够恢复肠道健康,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症状无法自行缓解,严重时,会出现虚脱、休克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癌性肠梗阻患者对治疗方法选择的煎熬!

邓运宗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肿瘤科

肠梗阻相关科普号

王晶敏医生的科普号

王晶敏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外科

13粉丝4.5万阅读

丁罡医生的科普号

丁罡 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上海

线上诊疗科

441粉丝8190阅读

吴栋医生的科普号

吴栋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儿科

774粉丝3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营养与饮食
  • 8 注意事项
  • 9 康复锻炼
  • 10 预后
  • 11 学术/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