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泉
主任医师 教授
放疗科主任
放疗科胡克
主任医师 教授
3.6
放疗科沈捷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放疗科苗政
主治医师
3.5
放疗科侯晓荣
副主任医师
3.5
放疗科晏俊芳
副主任医师
3.5
放疗科刘志凯
副主任医师
3.5
放疗科沈晶
主治医师
3.5
放疗科连欣
主治医师
3.4
放疗科孙帅
主治医师
3.4
甄宏楠
主治医师
3.4
放疗科管慧
主治医师
3.4
放疗科马佳彬
主治医师
3.4
放疗科孟庆宇
主治医师
3.4
放疗科王文惠
主治医师
3.4
放疗科古兆琦
主治医师
3.4
放疗科周云灿
主治医师
3.4
放疗科王伟平
主治医师
3.4
放疗科何家琳
副教授
3.4
放疗科邱杰
研究员
3.4
于浪
副主任技师
3.4
放疗科庞廷田
3.4
放疗科刘楠
3.4
放疗科董婷婷
3.4
放疗科汪之群
3.4
放疗科王冠群
技师
3.4
放疗科李洪明
技师
3.4
放疗科王贝
3.4
放疗科梁永广
3.4
放疗科徐浩然
技师
3.4
梁皓
技师
3.4
放疗科祝鹤龄
3.4
放疗科孙显松
主管技师
3.4
放疗科周兵
技师
3.4
放疗科曲悦
技师
3.4
放疗科张明杰
主管技师
3.4
放疗科王欣海
主管技师
3.4
放疗科田蔚
技师
3.4
放疗科管秋
主管技师
3.4
放疗科林敬宇
技师
3.4
孙玉亮
主管技师
3.4
放疗科王忆君
技师
3.4
放疗科杨志伟
技师
3.4
放疗科朱斐宇
技师
3.4
放疗科肖嘉宁
技师
3.4
放疗科姜斐
主管技师
3.4
放疗科曲慧颖
技师
3.4
放疗科李楠
技师
3.4
放疗科陈学怡
技师
3.4
放疗科张悦
技师
3.4
乳腺癌II期,1个淋巴结转移,改良根治术化疗后,是否就不需要放疗了?对于1-3个淋巴结转移,是否需放疗有争议,以往的原则是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理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淋巴结清扫程度等因素综合评估后决定。2014年有文献报道放疗对于这部分患者是有益的,但观点是否能被广泛接受还需时间和更多的研究结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适应证有哪些?T3-4(原发肿瘤大于>5cm)pN2(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pN1(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合并高危因素(年龄、受体、淋巴结数目等)改良根治术+假体植入术,术后只保留了乳头还需要做放疗吗?如果做放疗会对假体有影响吗?术后是否需要做放疗主要根据病情和病理结果。对假体的影响很小。乳腺癌改良根术后放疗方案如何制定?采用全乳放疗还是立体定向放疗好?在设备和技术上有特殊要求吗?改良根治术后如需进行放疗,目前使用常规放疗技术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费用也比较低。具体照射部位需根据病情来确定。如果进行的是保乳手术,术后绝大部分都需要进行放疗。若进行全乳放疗,常采用的放疗技术有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目前大部分医院放疗机器均可进行,个别的技术对设备有特殊要求。乳腺癌改良根术后多久进行放疗最好?最好能在3个月内进行,若需进行辅助化疗,最长不超过6-8个月。是否可以放化疗同时进行?如果放化疗穿插进行,化疗时间间隔超过21天又是否会对治疗有所影响?一般不建议放化疗同时进行。如果化疗间隔时间过长的话还是会有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术放疗前后都需要做PET— CT吗?不是必须要做PET/CT,根据病情需要来选择。
在居里夫妇提取出放射性镭不久,1903年,M A Cleaves报告宫颈癌腔内镭疗。在宫颈癌的放射治疗的100年历史中,宫颈癌的放疗疗效有三个里程碑式的变化。首先,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宫颈癌的腔内放疗研究发展产生了许多剂量学系统,比较著名的有斯特哥尔摩系统,巴黎系统,曼彻斯特系统和氟莱彻系统等。共同之处是主要应用镭疗和两组施源器,即宫腔管tandem和阴道管或阴道容器或卵园体ovoid。在放射源载体,放射源数量和治疗时间上有差别。镭疗的应用和外照射的结合使宫颈癌成为当时很少见的有治愈希望的恶性肿瘤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虽然开始应用以192Ir为代表的HDR步进源后装治疗机逐步取代了镭源治疗,但宫颈癌的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并没有显著提高,40%以上的盆腔局部复发率和7-1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达到成为影响宫颈癌疗效和生存质量的主要问题。90年代的1894例病人共五项随机性研究证明,对于进行根治性放疗的局部中晚期宫颈癌同步应用以顺铂为主的化疗,复发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相对危险性下降30-50%,宫颈癌的同步放化疗成为提高宫颈癌疗效的第二个里程碑。进入本世纪,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和影像引导的三维腔内放疗技术给宫颈癌的治疗带来第三个里程碑。精确的定位和精确治疗以及精确的剂量优化可以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同时可以提高肿瘤靶区的剂量,先进放疗技术的应用可使宫颈癌放疗局部失败率下降至10%以下,同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从10%下降至5%以下。宫颈癌的放射治疗开始了新的发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