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瞬目过频症为儿童眼睑眨眼过频的异常表现,现在这类孩子越来越多,其原因各异:主要有结膜炎症和过敏,屈光不正。包括环境污染、儿童长期饮食不调、体质因素等。症状表现为双眼不自主地频频眨眼,间或伴有短暂的眼睑紧闭。早期表现为单纯的眼睑小抽动,严重者出现频频眨眼,可伴有弄鼻、张嘴、舔舌等小动作,分散其注意力后抽动减轻。 多数患儿作眼部检查无阳性发现,部分穹窿部有滤泡,眼睑结膜结石。 从中医角度分析:1、眼部有慢性结膜炎,眼睑结膜充血,有滤泡、结石。可外用抗菌素眼药水点眼,如不能缓解,考虑运用清肺热的中药内服,因为中医认为结膜属肺,多从清肺热入手,当然要从体征判断。另外部分患儿有倒睫、角膜炎、屈光不正,应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2、部分孩子不爱吃饭、大便干燥、性格急躁,在中医属于肝郁脾虚,用些中药改善饮食、通畅大便,就会逐渐改善症状。3、有的孩子有爱出虚汗、夜晚盗汗、夜眠不宁等表现,属于虚热上扰,这种虚热是现代仪器查不出来的,但中医认为是确实存在的。角膜上皮神经异常丰富,这些虚热扰动角膜上皮,就会出现频频眨眼,但眼睛局部却不容易查出任何异常。用些中药使这些虚热收敛回来就解决了。4、有的是因为“感冒”之后出现,中医就会考虑“邪气”滞留在哪一条或哪几条经络上,运用中药驱除“邪气”,眨眼症状就会改善。5、有些孩子由于脾胃不好、吃饭不香,大便便溏,瘦弱,爱感冒,营养物质吸收较差,用中医的话,就是气血(营养物质)不能上濡于目,出现眨眼。那就必须从身体调理来达到治疗眼疾的目的,这是中医所擅长的。注意事项:平时让孩子少吃甜食、零食、饮料,好好吃饭。
青睫综合征又称青光眼睫状体炎危象(Posner-Schlossman综合征),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轻度、特发性、非肉芽肿性前部葡萄膜炎,伴有眼压升高的综合征。常单侧发病,发生在20-50岁的患者。本病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明了。眼压升高被认为是发作时房水外流急剧减少所致。已经证实前列腺素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急性发病时,其房水浓度的升高与眼压升高有关。前列腺素破坏了血-房水屏障,蛋白质和炎症细胞进入了前房,影响房水外流,导致眼压升高。部分患者在发作间歇期仍存在房水动力学异常,可能合并原发性开角青光眼。本病患者主诉为反复发作性轻微眼痛或不适,视物模糊,一般不充血,部分患者有虹视现象,提示存在角膜水肿。外眼检查一般正常,眼前节检查角膜下方少量沉着物。眼内炎症一般较轻微,与眼压不协调,超过30mmhg,经常在40-60mmhg,眼底检查正常。本病为自限性,一般无论治疗与否均会恢复。间隔几个月或几年发作一次,每次发作持续几小时至几周。本病出现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可以是反复的极端高眼压,叠加在潜在的原发性开角青光眼所致。西医治疗首先眼部滴用皮质类固醇以控制前部葡萄膜炎,如果眼压没有下降,加用抗青光眼药物。本病睫状肌痉挛不常见,虹膜粘连也极少,因此通常不需要使用扩瞳剂和睫状肌麻痹剂。口服消炎痛,有助于降眼压。在发作间歇期,不需要应用抗炎治疗。很少患者需要进行滤过性手术,而且手术不能预防炎症复发。鉴于本病发病时,一般不伴有眼红,眼痛也不明显,我常常称之为眼睛的“淡淡的炎症”,但虽说的淡淡的炎症,也是反复发作,也给患者带来困扰和隐患。我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人体肝胆疏泄密切相关。肝胆疏泄失常,三焦通调阻滞,气、血、津液运化失常,出现气滞、血瘀、痰凝,玄府不通,神水(即西医的房水)滞留,眼压升高。我个人治疗本病,多从足少阳经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入手,通过调整肝胆的疏泄功能,使人体三焦这个代谢的大通道保持通畅,使气、血、津液正常运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没有郁阻,这种“淡淡的炎症”就会消除及减少复发。平时生活注意不食辛辣、浓茶、咖啡、烟酒,饮食清淡,避免久坐、熬夜及过度用眼,避免情绪过分波动。本文系邱礼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甲亢眼病是由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眼肌增粗,眼球突出、上睑退缩、下落迟缓、眼球活动受限,出现复视(双眼视物重影)。严重者会出现眼压增高,视功能受损害,而且外观上也由于突眼,影响美观,患者感觉很困扰、很痛苦。这种眼病在眼科临床上并不少见,可以出现在甲亢发病之前、期间、之后,一部分病人可没有甲亢病史,发病时甲状腺功能可表现正常、亢进或低下。 从中医眼科角度来看,是什么原因呢?预后如何呢? 甲亢突眼的病人,多能通过眼部B超、CT、核磁共振,检查出眼肌增粗的病变。中医有个基本理论,认为是“脾主肌肉”,认为中医五脏当中,是由“脾”来主管人体各部分肌肉的正常的生理活动,“脾”的功能失调,会导致肌力不足,进而出现一些临床病变,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 但是甲亢出现的眼肌病变,是眼肌的紧张、僵直、增粗,与“脾”之功能失调所致的肌力不足正好相反,符合中医“肝”的调节、疏泄功能失调的表现,因此,甲亢眼病应该从“肝”论治,是由“肝脏”本身出现病变,带来了眼部肌肉的增粗,进而出现突眼等一系列眼部病变。 那么如何从“肝”论治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肝脏充满温暖的阴血,是肝脏发挥正常调节、疏泄功能的基础,“肝脏”病变大多数是由于肝之阴血不足所致,所以首先要补足肝之阴血。2、各种原因所致的肝之阴血暗耗,如过度用眼、熬夜、过食辛辣、滥用药物、年老、失血、情绪紧张、焦虑忿怒等。阴血暗耗会导致肝之郁热,所以要用一些清肝热的药物,如丹栀逍遥散中的丹皮、栀子、薄荷等。3、肝血进一步暗耗,郁热增加会化风,因此要用一些祛肝风的药物,如防风、僵蚕等药物。4、肝之调节疏泄失常,易克制脾土,脾之运化失常,“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所以要加一些健脾的药物。5、补充肝之阴血,要同步加一些养肺阴的药物会更有效,例如中医的一些著名的补肝调肝的方剂,如一贯煎、镇肝熄风汤等都是如此。 ............. 从“肝”论治,应从与肝相关的各个方面全面考虑来组成一个方子,当然可以根据临床症状有所侧重,某类药物需增加,某类药物先不用,即中医常说的“辨证论治”。我非常反对说中医是经验医学,中医其实是一个有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的医学,并不是仅仅靠着经验瞎碰出来的,是按照基本规律实行并不断总结经验的医学。 甲亢眼病也有一部分病人属于太阳病、少阳病、少阴病范畴,有些医家运用相关方剂获效,但大多数都是由于肝血不足所致调节、疏泄功能失常,应从“肝”论治。一般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及医生应有耐心,要能守住方并“随证治之”,大多数病人有较好疗效。服中药期间不建议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西药。 平时注意患者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早睡早起,减少过度用眼,避免久坐,加强运动,多去亲近大自然,可以多和小动物接触,陶冶性情。
总访问量 2,326,320次
在线服务患者 2,672位
科普文章 10篇
领导风采